本报讯 周密、特约记者姜玉坤报道:炮声隆隆,海风呼啸。11月上旬,随着最后一艘船在汹涌波涛中稳稳靠泊,一场持续6个多小时的民兵军港码头“抢修”任务圆满结束。新质民兵在专家型教练员的现场督导下,按战术原则高标准完成了损害管制、浮码头抢修等风险高、难度大的训练课目。
“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训练,专业性强、战场环境复杂、操作流程繁琐。”凌海市人武部领导介绍说,就拿损害管制训练来说,在复杂的实战背景下,没有专业训练指导是不可能完成的。
“应急应战战术素养不高,是制约新质民兵战斗力提升的瓶颈。”该市领导坦言,仅靠人武部自身组织高新领域技战术训练较为吃力。前不久的一次演练中,一支无人机侦察分队违反战术原则和操作规程,暴露自身方位坐标,导致演习失败。为此,他们经过调研论证后,决定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引进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练员。
很快,凌海市按照“军地合用、常态训练、体系配套、整体发展”原则,协调当地政府联合制订《凌海市新质民兵训练教练员配套实施方案》;依据教学标准和要求,从全市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大企业单位,广泛选拔推荐专家型教练员。最终,海事局、海上救援队、海洋与林业局等9家单位的13名专家入选并获得兼职教练员资格,承担新质民兵战术训练课目的组训教学任务。
专家登台授课,训练质效倍增。日前,由两位专家型教练员担纲“海上求生与救护”课目组训教学任务,新质民兵训练总评合格率达92%,达到了预期训练效果。对此,一些参训的民兵深有感触:“专业过硬不等于战场上过硬,通过训练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补的课还很多。”
据悉,专家型教练员组训除了按应急应战原则要求传授高新领域技战术课目外,还普遍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介绍,提高训练质效。目前,13名专家型教练员参与组训的海上损害与管制、海上搜救、海上伤员换乘、军港码头抢修等10多个重难点专业训练课目,使一些高风险、重难点课目训练取得较大突破。
据了解,为巩固稳定专家型新质民兵教练员队伍,该市联合建起新质民兵训练专家人才库,对新质民兵训练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给予重奖。
短 评
善找“支点”是能力素质
■钱战军
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代表民兵建设发展方向的新质民兵力量建设,也是一个不断破解矛盾问题提升战斗力的过程。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支点”就是解决矛盾问题切入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辽宁省凌海市就是透过新质民兵建设“有编组、难组训”的表象,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问题,紧紧抓住应急应战战术素养不高,人武部又不具备指导高新领域技战术训练能力的实际,深入挖掘社会资源,采取“借梯上楼”的办法,其做法值得借鉴。
能否善于找“支点”,体现的是能力素质和敬业精神。因此,各级要深入研究新质民兵建设发展的规律,既要从力量转型、体系重构、能力重塑等宏观角度思考问题,又要从合理编组、训练管理、制度机制等工作筹划上科学论证,才能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开出适应单位实际特点、符合建设发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