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祖国西陲边境线首批女义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

半个世纪,刻下10万块“中国石”


■谢建乐 刘 慎 周 超

深秋的帕米尔高原,寒风呼啸,层林尽染。

一位白发苍苍、身躯佝偻的老人,站在祖国“西陲第一哨”的界碑前,与斯姆哈纳边防连官兵一起面向五星红旗庄严宣誓。她就是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布茹玛汗·毛勒朵,也是边防连官兵心中的“冬古拉玛大妈”。

那年,19岁的布茹玛汗随丈夫来到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玛山口,成为祖国西陲边境线首批女义务护边员。60公里的边境线,她一守就是半个多世纪,并用汉语和柯尔克孜语在10万余块石头上刻写“中国”字样。这些石头,被人们称为“中国石”。

谈起“中国石”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64年说起。一天,有牧民群众向边防哨所举报,4名不法分子进山偷挖野生珍稀药材,连队官兵迅速进山抓捕。由于边境线上没有明显标志,加之地形复杂,不容易辨认方向,官兵只好去山口附近找布茹玛汗。当她带领官兵赶过去时,不法分子早就逃之夭夭。

这件事对布茹玛汗触动很大,她决心在没有界碑的边界线用石头刻上“中国”,既为巡逻官兵做标识,又对不法分子进行警示。于是没有上过学、更不会写汉字的布茹玛汗让边防连官兵教她一笔一画地写“中国”。

至今,布茹玛汗还记得刻下第一块“中国石”的情景。那天,她边放羊边跪在乱石堆上,用手蘸着雪水写下两个不规则的“中国”,然后握着尖石一笔一画地刻着,虽然手被磨破了,“中国”二字却永远印记在她心里。

就这样,只要巡逻路上见到合适的石头,她就席地而坐刻写“中国”。她说:“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每块石头,就像熟悉我家抽屉里放的东西一样。”

布茹玛汗巡逻的那段边境线,有寸草不生的高原冻土,有崎岖陡峭的山崖,更有凶狠危险的野兽。有一年,浙江籍战士罗齐辉在巡逻途中冻伤双腿。情急之下,官兵把罗齐辉抬到了布茹玛汗的毡房里。她二话没说,一把将罗齐辉的双脚拉到自己怀里暖着。见效果不明显,她当即让儿子杀了羊圈里的小山羊,然后将罗齐辉的双腿浸泡在热气腾腾的羊血里。一个小时过去了,罗齐辉的双腿才开始慢慢有了知觉。

2004年7月,连长胡红利带7名战士到冬古拉玛山口巡逻。经过8天的巡逻,官兵筋疲力尽、又冷又饿。返回途中,天气骤变,突降倾盆大雨,官兵躲在一处废弃的马厩里避雨……

“这些孩子咋还没回来?”与约定会面的时间已经过去半天了,一直在山口等候的布茹玛汗越想越不放心。于是她冒着大雨蹚冰河、翻石滩、越达坂,终于找到了被困的官兵,并将尚有一丝体温的馕送到官兵手中……

如今,行走在中吉边境线上,随手捡起一块“中国石”,都会让人感到阵阵温暖,仿佛冰冷的石头也有了温度。前不久,年迈的“冬古拉玛大妈”正式把自己的羊鞭和巡逻日记,交给了她的儿子……

上图:布茹玛汗为当地小学生讲述“中国石”背后的故事。

吴明贤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