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红34师官兵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围,包括时任红34师政治部主任蔡中在内的5000余名红军战士与敌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
丈夫,壮怀激烈,战死沙场;妻子,从青丝到暮发,年年守望。直到去世那年,蔡中的妻子刘仔妹依然没有放弃寻找丈夫的安葬地,在弥留之际嘱托儿子蔡德祥一定要继续寻找下去。蔡德祥多年寻找未果,在临终时又将寻找重任交给儿子蔡志敏……
几十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今年10月19日,在湖南省株洲军分区的帮助下,蔡志敏在广西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战场旧址,找到了掩埋红34师烈士合葬的红军烈士墓。
有种告别,叫作从未离开;有种铭记,叫作从未忘却。本期视点,让我们跟随蔡中的妻子及其后人寻亲的脚步,一起感受这深深的思念。
杜鹃花开,红颜成灰,思念如初
“昨夜我做了个梦哩。”
“什么梦呀?”
“梦见你回不来了……”
“别说傻话,送你一面小镜子,等革命成功了,我一定回来接你。”
——蔡中临行前与妻子刘仔妹坐在村头大榕树下,依依惜别
蔡中(原名蔡兰阶),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莲塘坳乡,1926年跟随胞弟、时任红三军政委的蔡会文参加革命。1930年9月,蔡中随红一方面军攻长沙未下,全军撤至攸县,他得以回家看望亲人。不久,红军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回师江西。
世间爱情,缠绵缱绻,但在战争年代,爱情更意味着义无反顾地支持对方。红军决定回师长沙时,刘仔妹已怀有身孕,但她还是做出了支持丈夫的决定。
临行前,蔡中与刘仔妹来到他们经常聊天谈心的村头大榕树下,依依惜别。刘仔妹担心着丈夫的安危,泪水涟涟,万般不舍;蔡中一边紧紧搂着妻子的肩膀,一边轻柔地为妻子拭泪。
“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话别时,刘仔妹期待地望着丈夫说:“我们在后山岗上,栽下一垄杜鹃花吧,我一边照料,一边等你回来。”听罢,蔡中坚定地回应道:“好!等杜鹃花开满山的时候,等革命胜利的时候,我一定回来接你和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后山岗上多了一垄象征思念的杜鹃花。
临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部队要出发了。村里,从花甲老人到乳臭未干的孩童,都冒着严寒挥泪送别红军。刘仔妹望着渐渐远去的丈夫背影,唱起了湘赣边界的客家民谣《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蔡中随红军走后,刘仔妹十月怀胎生下儿子并取名蔡德祥。
后山的杜鹃花红了一季又一季,可刘仔妹却再也没有见过丈夫。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闲下来,刘仔妹就捧着丈夫送的小镜子,守候在村口大榕树下,遥望蔡中远去的方向……
为爱出发,千山万水去寻你
“再找个人家嫁了吧。”
“不要了,我还是要去看看蔡中,给他看看后山岗的杜鹃花有多艳。”
——亲朋好友劝慰得知蔡中牺牲后极度悲伤的刘仔妹改嫁,她却萌生寻找丈夫安葬地的想法
直到1949年年底,刘仔妹才得知丈夫已在湘江战役中牺牲,她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悲伤得说不出话,满山的红杜鹃瞬间在心中枯萎。
恸哭过后,刘仔妹面对亲人朋友的安慰,只平静地回应道:“我还是要去看看蔡中,给他看看后山岗的杜鹃花有多艳。”
1950年年初,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后,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刘仔妹便与儿子蔡德祥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路。他们只知道蔡中牺牲在湘桂边界,但并不清楚具体葬在哪里。于是娘俩就沿着湘江边的大城小县,一步一步地找,一遍一遍地问。
在那个交通信息闭塞的年代,对于生活来源不稳定的农村母子来说,寻亲无疑是件困难又渺茫的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1974年,刘仔妹去世,她依然没有放弃寻找丈夫的安葬地。弥留之际,她嘱托儿子蔡德祥一定要继续找下去。蔡德祥多年寻找未果,在临终时又将寻找重任交给自己的儿子蔡志敏。
为何几十年来,蔡家几代人始终未能找到烈士蔡中的安葬地?原来,当年蔡中等红34师的将士在安和镇文塘村湘江边英勇狙击敌军,最后全部战死。湘江畔遍布红军战士的遗骸,当地百姓冒着危险将他们掩埋。如今,经过几十年雨水冲刷,红军遗骸才逐渐被发现。
今年9月,在中宣部、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得到妥善安放或就地保护,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在广西全州落成并为部分红军烈士遗骸举行公祭安葬。蔡志敏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又燃起寻找并祭奠祖父的希望。
得知蔡志敏的心愿后,湖南省株洲军分区决定帮他寻找蔡中烈士的安葬地。军分区除了先行派人前往广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等地查找烈士蔡中的安葬地外,还组成了寻亲团,专程陪同蔡志敏赶赴广西全州县、兴安县一带寻访。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树常青伴英魂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回湖南,蔡中等红34师烈士安葬地在全州县安和镇文塘村找到了。
原来,在今年清明节前夕,当地政府根据附近群众指点,找到当年埋葬蔡中等红34师烈士的地点,为蔡中等红34师烈士建立红军合葬坟并立碑,这为此次寻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0月18日,蔡志敏随寻亲团驱车向广西进发。这一刻,蔡家几代人等了85载!
临行前一天,蔡志敏忙前忙后,准备着要带给爷爷的东西。蔡志敏首先来到奶奶刘仔妹以及父亲蔡德祥坟茔上各挖了一捧泥土,他要将这两捧泥土带到爷爷坟前,撒入湘江,也算圆了这几十年来的团圆梦。随后,他又买了些攸县米粉,灌装上自家酿的米酒,要让爷爷再尝尝家乡的味道。东西都备齐了,但蔡志敏始终觉得少带了些重要的东西。对,后山岗的红杜鹃和爷爷送给奶奶的小镜子!蔡志敏连忙找到包得严严实实的小镜子,又来到后山岗折下几枝杜鹃花,扎成一束,他要把这红艳艳的杜鹃花栽到爷爷坟前,让爷爷与奶奶以另外一种形式永远在一起。
次日清晨,蔡志敏来到文塘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战场旧址红军墓,祭拜追思。墓地长风卷动着挽联,发出呜咽声,墓碑上连绵的烈士姓名在碑林里延伸……“扑通”一声,蔡志敏在红军墓前跪下,他摸了摸冰冷的墓碑,哽咽道:“爷爷,我来看你来了,咱们回家吧!你和奶奶种的杜鹃花红艳艳啊,回家和我去看看吧。”一番倾诉后,蔡志敏在军分区同志的安慰下,依依不舍告别爷爷蔡中。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树常青伴英魂。85年前湘江血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之奉献的先辈,他们留下的不是名字,而是丰碑;不是物质,而是精神。这精神将不断激励代代华夏子女奋勇向前。
图片由上至下依次为:
图①:蔡志敏(左三)与湖南省株洲军分区寻亲团来到文塘红三十四师烈士墓,进行祭奠追思。
图②:蔡中(左)与蔡会文兄弟的合影。
图③:蔡中(原名蔡兰阶)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徐 珂、张 沙摄
制图: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