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梦在蓝天


■赵广砚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2019年10月1日上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的阅兵仪式现场,当人民空军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有一首歌的旋律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这首歌就是传唱半个世纪之久的《我爱祖国的蓝天》。曲作者叫羊鸣,1934年7月出生于山东蓬莱,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每次提起参军的经历,羊鸣都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羊鸣原名杨培兰,7岁时跟随父亲“闯关东”定居辽宁省宽甸县。1947年冬,这个13岁少年改名杨明,谎报自己已经15岁,高唱《八路军进行曲》,高呼“保家保田,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没多久,他被分配到安东军区文工团。1949年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新年前夕,他第一次以笔名“羊鸣”发表了自己写的歌谱。之所以起名“羊鸣”,是因为有的战友说,他作的曲子像小羊叫。羊鸣觉得这个名字充满艺术感。

70多年的创作生活,文艺老兵羊鸣始终笔耕不辍,写了很多优秀的空军题材歌曲,诸如《蓝天抒情曲》《晨风吹过机场的小道》《蓝天上的一缕春风》《国旗在蓝天飘扬》等,这些歌曲反映了部队战士的精神风貌,对提振军心士气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我爱祖国的蓝天》,几十年来,它几乎成了人民空军的代言曲,激励无数热血青年投身空军。

那是在1961年,人民空军成立的第13个年头,27岁的羊鸣和30岁出头的阎肃来到驻广州空军某部当兵锻炼一年。每天天不亮就跟着机械师做飞机维护,到停机坪擦飞机、打下手,傍晚迎着晚霞送飞机回机库。在和飞行员、地勤人员的朝夕相处中,空军官兵的壮志豪情撞击着羊鸣的内心。

回到北京后,当羊鸣拿到《我爱祖国的蓝天》的歌词时,创作热情瞬间涌了上来,他要把对蓝天白云和飞行员的情感全部融入音乐之中。羊鸣一气呵成,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谱曲。歌曲展现了飞行员热爱祖国蓝天、保卫祖国蓝天的情怀。1964年,这首歌获空军文艺作品一等奖,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作品奖。此后,久唱不衰。

羊鸣说:“曾经仰望的蓝天,曾经放开的歌喉,都在他们凝望的目光中。凝望他们的凝望,我人生中最深的缘分,我心中最永恒的旋律,是歌剧《江姐》和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绽放,几度芳华。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歌剧《江姐》(与姜春阳、金砂合作),一上演便轰动全国,至今历经5次复排仍反响巨大,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回首歌声飘过的岁月,曾经的艰辛与辉煌,曾经的坚守与执着,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1962年10月,阎肃把歌剧《江姐》的剧本写好后,羊鸣、姜春阳、金砂3位作曲家便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作中。他们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和江竹筠烈士生前的战友,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华蓥山等旧址,学习了京剧、河北梆子、川剧、越剧、沪剧、婺剧等剧种和四川清音、四川扬琴、杭州滩簧、金华滩簧等民间说唱音乐。后来他们封闭在招待所夜以继日地创作,经常连续工作近20个小时,房间内灯火通明、歌声不断。羊鸣回忆当时的创作情景感叹:“其间的过程如同炼狱一样艰难,每个细胞都得处于兴奋状态,体力消耗非常大。我那时不能动感情,一动感情就哭,压力大得都快神经错乱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首演,获得满堂彩。主题曲《红梅赞》不仅成为江姐的化身,也成为整部歌剧音乐的支点。其婉转动听的旋律中流露出柔美之气,弹拨节奏中亦穿透出阳刚之气。羊鸣说,当时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最美的音乐给江姐,否则就对不起她。

歌剧《江姐》成功了,主题曲《红梅赞》唱遍大江南北,然而,流淌的音符险些断送作曲家的创作生涯——羊鸣病倒了,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那真是从血液里喷出来的东西,是经过煎熬出来的东西。”由于写歌剧的时候过于投入、亢奋,导致他严重神经紊乱,无法入眠、手心出汗、手指发抖,眼泪控制不住就流下来,不能听任何声响;去食堂吃饭,他忍受不了嘈杂的声音,饭都不吃就逃出食堂;去理发,剃头的电剃刀在耳边一响,他就受不了,顶着剃了一小片的头回家了。有位医生告诉他:“你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透支了,要医治、要休息,要经常到公园等开阔的地方走走。”羊鸣听从医生的话,一天去天安门广场散步时,正逢下大雨。有熟人看到雨中散步的羊鸣,回来一说,就有传言传出:“羊鸣疯了,在雨中狂奔。”

几近崩溃的羊鸣住进了医院,每天服用大量的镇定药,半夜起床上厕所走在走廊上都会突然躺在地上睡着。羊鸣一度以为,自己的创作生涯就此结束。整整休息了一年,病情才渐渐好转,却落下失眠和高血压的病痛。时至今日,每晚睡前依旧要服用安定片,才能入眠。

但是,看到歌剧《江姐》一次次复排,羊鸣很欣慰,也很激动。他说,只有真认真,才能出好作品。85岁的羊鸣,依然记得当年启蒙老师告诉他的那句话:“要想创作出好的音乐,就必须到人民中去。”这是羊鸣用一生来践行的话语。时代变迁,岁月更迭。歌剧《江姐》历久弥新,持续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永恒光辉。红岩精神、红梅品格,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深入到千千万万人的心中。

旋律是心灵的写照,曲调是感情的流泻,作曲家的爱憎总是融汇在作品里。身为部队培养和人民哺育成长的作曲家,羊鸣紧跟时代,贴近官兵。我军建设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他都用响亮的音乐作品繁荣部队文艺。歌颂党、祖国和军队,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新英雄,成为羊鸣每个历史时期音乐创作的主流。原空政创作室主任韩静霆说:“羊鸣的生命力度是连贯的,他写的东西,都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与羊鸣并肩战斗多年的词作家石顺义认为:“但凡与羊鸣同志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很年轻,不只是外表年轻,更是性格上的年轻、心态上的年轻。是什么原因使他生命年轻从而艺术创作上也永葆青春呢?据我与他多年合作的体验,以为就是那份须臾不肯放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与生俱来的艺术创造精神。”

与时代共鸣,为音乐燃烧。旋律根深叶茂,韵味天空海阔。羊鸣说:“我是在空军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挚爱这片蓝色的天空。这种情结,永久记在心里。离开岗位,我仍然为自己作为空军的一员而自豪。”

“问君可有梦,我梦在蓝天。云深不知处,豪情戍边关。”这首由阎肃作词、羊鸣作曲的《蓝天行》,是电视剧《白云飘飘的年代》主题曲,也是羊鸣最喜欢哼唱的歌曲之一。聆听这样的旋律,仿佛可以从那副架在额头上的镜片中望见他的心底,他的心灵正是那蓝天的底色,飘荡着一朵朵白云。如此浪漫,如此纯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