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善用逆向思维谋划决策


■魏军民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对已成定论事物或观点反向思考的方式。有一次,美洲草原某地失火,大火无情地吞噬着周围上的一切。刚巧有一群游客在附近停留,个个惊慌失措,撒腿狂奔。这时,一位老猎人向导,眼见情况危急,果断在自己脚下放起火来。奇迹发生了,火墙并没有顺着风势烧起,而是迎着草原野火烧过去。当两处火势碰到一起时,人群附近早已烧出一大片空地。情同此理。战争中运用逆向思维,善于“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够产生作战奇效。

缺陷逆向,放大自己的弱点。缺陷逆向思维,主旨在于利用和放大自己的缺陷,让对手放松警惕。在军事决策领域,运用缺陷逆向思维的战例,屡见不鲜。公元221年7月,刘备率蜀汉数万人马讨伐吴国。考虑到蜀强吴弱,而对蜀军猛烈攻势,吴将陆逊率军全面退却,向蜀军示弱。面对吴军的节节败退,刘备求胜之心日切,放松了警惕。当吴军撤到夷道、猇亭一线后,乘夜突袭蜀军营寨,并顺势实施火攻。陈寿《三国志》曾言蜀军惨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我们既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弱点,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弱点,如此方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角度逆向,换位思考问题。角度逆向思维,即换位思考,站在对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战争中,应善于站在敌方的立场上,思考敌人想什么、怕什么,从而找准敌人弱点、掐住敌人命脉。著名的“围魏救赵”便是角度逆向思维运用的典范。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率10万魏军围攻赵国,齐将孙膑率军救赵。孙膑深入分析魏军心理动态,认为魏军远征在外,最担心的并不是齐赵两军联合,而是本国安全。于是,齐军不救赵军而是直扑魏都大梁,魏军闻讯万分惊恐、星夜回援,赵国之危被轻易解除。《孙子·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最高境界的知敌,便是站在敌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未来信息化作战,我们应善于运用角度逆向思维,把准敌人的命脉,达成“打节点、击要害、破体系”的目的。

心态逆向,打破固有习惯。心态逆向思维,即打破日常所形成的心理习惯,在敌方心态放松之际,反时机、反常规行动。如日本偷袭珍珠港,选择的时机就是一个周末,让美军损失惨重;第四次中东战争,发起时机就选在犹太教赎罪日。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突然向以色列发动攻击,史上又称“赎罪日战争”。战争初期,以军毫无防备,被打个措手不及,十分被动。军人宁可千日无战,不可一日无备。因此,谋划决策,既要善于利用对手心态定式,又要能破除自身的心理习惯。

定式逆向,突破常规模式。定式逆向思维,是指超出常规模式、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孙子曾说:“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公元817年,唐名将李愬打破作战常规,雪夜奔袭蔡州获奇效。十月初十,当夜寒风大雪、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随处可见。李愬在天气、道路、后勤等不利条件下,率军奔袭一百三十余里,黎明前出其不意攻陷蔡州,活捉敌将吴元济。仁川登陆前,麦克阿瑟曾对部属说,你们认为这里不可能登陆,那就对了,因为敌人也会这样想。汉代桓宽曰:“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谋划决策不能墨守成规,应善于突破事物常规,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属性逆向,善思事物反面。属性逆向思维,是指事物属性是多方面的,既要正面分析,又能反面思考。公元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依据起义军惯例,下令斩杀俘虏,以震慑对手。而朱元璋却考虑到,斩杀俘虏表面看似有震慑作用,但会促使敌军拼死反抗。于是将俘虏全部送还,并悼死医伤。陈军见此,内部分崩离析、一败涂地。孙子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制胜机理更加复杂,应多用属性逆向思维,凡事正反对比、利弊思考,多从反面思考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