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岳德福、特约记者李京进报道:“爸,可是找到您啦!”9月20日,山东省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烈士张登云的女儿刘传云第一次来到父亲坟前祭奠,这距离张登云牺牲已有72年。今年8月,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起“让思念发光,帮烈士回家”活动,帮张和庄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寻找亲人,山东、安徽、江苏3省17市上万人参与。
张和庄烈士陵园共安葬170位烈士,其中136位无名烈士是原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23师官兵,他们在1947年12月解放菏泽时英勇牺牲。由于当时战局紧张,部队按照上级指示紧急转移,牺牲的官兵匆匆下葬,有的甚至没留下姓名和家庭联系地址。
2008年,退伍老兵张景宪担任张和庄烈士陵园负责人,决定帮这些无名烈士寻找亲人。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烈士原所在部队,查清94名无名烈士的具体姓名,其中90名登记了入伍时的家庭住址。后来,张景宪以寄信的方式帮烈士寻家,10余年来,一直坚持不懈,虽然退信累积达千余封,但为19名烈士找到亲人。
张景宪的义举受到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关注。今年8月1日,该厅联合媒体发起“让思念发光,帮烈士回家”活动,为张和庄烈士陵园另外75名无名烈士寻找亲人。活动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采取线上和电话征集线索、线下实地寻访核验的方式进行。仅在活动倡议发出后的48小时内,大众网就接到300多个热线电话和5000多条留言。
没多久,邮递员、教师、民警、大学生、退休老人、退役军人……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士纷纷参与进来。在济南市莱芜区,有位名叫朱玲华的邮递员,在一封由她负责投递的信上,贴了足足20张“地址不详”“查无此人”的退改批条。这意味着,为帮信上的烈士找到家人,她已经反复投递20次。
活动中,当地媒体先后派出12路记者,陪同“烈士信使”张景宪到山东、安徽、江苏3省为烈士寻亲。江苏省南京籍烈士王殿华的母亲生前非常思念儿子,每年到春节吃团圆饭时,都会在桌上放一双筷子等儿子回家。72年来,一家几代人曾找遍全国各地,甚至将寻亲广告发到国外,但一直杳无音讯。当张景宪与记者赶到南京与王殿华的妹妹相见时,80多岁的老人热泪盈眶,充满感激地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哥哥的下落了,多谢你们。”
活动还寻访到了“活烈士”。“我父亲当年负伤,但并未牺牲。”8月初,张景宪收到“烈士”许化水的四儿子、济南市莱芜一中教师许然发来的一条信息。见面后,许然向张景宪等讲述了父亲后来参加上海战役、抗美援朝6次负伤的故事,并展示了父亲生前的复员军人证明书、纪念章等物件。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介绍,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已找到闫守光、时成伴、任守忠等多名“活烈士”,为19名烈士找到亲人。目前,线索仍在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