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军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谁为开国大典解决扩音问题


■讲述人 郭衍莹

我们这批1949年入学的北京大学工学院新生,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游行。1949年10月1日15时举行开国大典时,我们北大的队伍被安排在长安左门(天安门前东侧,1952年拆除)外十来米处,看不到天安门城楼,但还是能够听到广场扩音器传来毛泽东主席洪亮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时带队的学生会干部告诉大家,这套广播扩音设备就是工学院电机系陈阅德和蒋仁渊二位老师设计和调试的。

陈阅德老师,当时是北大工学院电机系讲师,主讲三年级的《无线电实验课》,是位实验无线电专家,一些兄弟大学的师生经常向他请教问题。蒋仁渊老师是北大前校长蒋梦麟的儿子,是位电工学专家,也是系里的讲师。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见到陈、蒋二位老师。

蒋仁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年电工原理课,授课严谨生动,很受同学们欢迎。不久,他调往山东大学任副教授。我们并没有听过陈阅德老师的课。因为当时中央决定让还是三年级的我们这届学生提前毕业,为赶课程,取消了实验课。不过,在我毕业时却有机会和陈老师相处过一段时间。因当时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要合并到清华大学。所以工学院各系的仪器、设备都要合并到清华相关各系。陈老师是系里实验室主任,掌管一大批仪器设备和器材。学生会指定我们几个同学,协助陈老师清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学到很多知识。

有一天我们清点到一台大机柜,里面两个大电子管有小暖瓶那么大;玻璃管上印有 “805”字样。另一块大铝板上装有9个喇叭,整个设备的外表刷的是美军装备特有的暗绿色漆(漆质和色彩与我军明显不同)。 陈老师介绍说,这就是开国大典使用的扩音设备,原是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海军装备,在他1948年来北大工作时就有。它的输出功率有500瓦,配9个喇叭,因此绰号“九头鸟”。该扩音设备足够20多个会场扩音用,在当时全北京只有北大有那么一台,是美军撤离中国前送给北大的。在北大50周年校庆时,校长胡适本打算用它向全市广播。北京和平解放后,“九头鸟”就留在电机系作为教学设备,之后在开国大典时发挥关键作用。不久,陈老师和我们几个同学将“九头鸟”交付给清华新成立的无线电系。院系调整后,陈老师转去清华计算机系教书,此后再未见面。

2005年,陈阅德老师在校友会动员下,写了题为《我为开国大典维护扩音设备》的文章,刊登在北大校友通讯和专集上。2014年,他还接受了记者采访。可惜他于第二年因病去世。清华大学为他写的讣告中有这样一句,“开国大典时负责天安门的广播事宜”。蒋仁渊老师去世后,山东大学也为他立有传记,其中也提到开国大典时他和陈阅德老师去天安门调试扩音器一事。

我就是根据这些文章以及其他资料,了解到二位老师为开国大典负责扩音设备的很多细节。

开国大典的扩音任务是当时北京市军管会向北大下达的。军管会特地强调,要求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的声音高可靠度和高质量地传到广场每一角落,而且扩音器的声音还要由电台转发,传播至全世界。所以,这是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容不得出一点微小差错!

陈阅德和蒋仁渊二位老师和助教戴声琳经仔细研究后,认为用北大的“九头鸟”扩音器是比较理想的。因为“九头鸟”不仅功率大,而且有一定的方向性,用在老天安门丁字形封闭广场上,不仅声音足够传送到甬道尽头,而且甬道两旁红墙对声波的反射不明显,可以确保声音质量。如用两台或多台扩音器就会产生反射、混响等问题。他们连续几个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上,实地试验放置扩音器的最佳位置和喇叭的角度,并现场进行调试,确保广播声音质量稳定,达到电台能实时收录、实时转播给全国和全世界的要求。在调试的几个晚上,部队的几位同志和北大的老师一起测试,通宵达旦,老师们夸奖这些部队的同志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陈蒋二位老师回到学校后,又进一步对设备进行精心改装和调试。开国大典那天一大早,他们便带着设备赶到天安门,当时只有陈老师一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保障,蒋仁渊等二人在城楼下管理另一台设备。15时,陈老师亲眼看到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从西边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阅兵式后群众游行开始,游行群众挥手高喊“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天安门。毛泽东主席则用浓重的湖南口音不断回应: “人民万岁!”。而这洪亮的声音就是通过陈老师他们安装的“九头鸟”扩音器传遍整个广场,传遍整个北京城,传遍全国和全世界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