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我们很难体会老一辈的乡愁。生活在现代城市的我们,置身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对于我们而言陌生而遥远。
而黄熙砚了解这个词,正是从他爷爷黄正春身上。年逾古稀的祖父,最近总是想回故乡株洲过年,总是说起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上过的学校、少年的伙伴和趣事,那里有一条叫湘江的大河。可黄熙砚的出生地,却有一个很独特的地名——“816”。
这个以数字命名的地方,坐落在乌江这条大河畔。在黄熙砚的印象中,这个年代久远叫816的大山洞,陈旧而斑驳,突兀而沉默,既非农村,也与现代城市毫不搭边。但这里却有着一段跌宕起伏、令人唏嘘的共和国记忆——那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军工建设,那些被建设所改变的成千上万的家庭,和那些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军工人不为外界所知的激情岁月。
当年中央决定在乌江畔建立代号为“816”的核工业生产基地时,这座沉寂多年、人烟稀少的大山迅速沸腾起来:一座座机器在山中轰鸣,一声声军号在山间回荡……“大干红五月”“奋战一百天”等口号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精神风貌。黄正春说,在开挖建设816山洞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每掘进一段,都可能有战士和军工人付出年轻的生命,可为何他们还能义无反顾地战斗?还是那句话——信仰!在那些岁月,“大山深处军工人”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风餐露宿、前仆后继,用血汗和生命,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撑起了第一代中国军工人的风骨与脊梁!
而这一切,随着这些军工人的老去,有些掩埋在岁月的风尘里,等待后人去探寻、触摸、了解。那场时代背景下的三线建设,对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巩固了国防,更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们,不该被忘记。
光阴飞逝,当初怀着火热激情来到西南大山里建设核工业基地的那批建设者,要么已故去,要么进入耄耋之年。他们在风华正茂时背井离乡,几千公里外的那个老家,早已成为回不去的故乡。当初封闭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军工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如同大山里渐渐静寂的816山洞一样,逐渐成为久远的历史,湮没于他乡的山水中。对他们而言,“乡愁”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而是在他乡日日夜夜反复咀嚼的思念。
这次采访,当看到这些老兵回忆青春往事时眼里闪烁的泪光,我更能感受到军工人对祖国深沉而凝重的爱!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应被遗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需要被传承,那一代军工人需要被社会广泛关注,希望他们艰苦卓绝的奉献经历能给今天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