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文学须与时代同频共振


■袁跃兴

记得莫言曾如此论述中国梦与文学的历史性联系,“文学艺术不是在中国梦之外,其本身就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我认为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丰富地表现中国历史和当代生活的作品,本身就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文学的繁荣。作家应该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握个人的文学理想,肩负起用文学书写伟大时代的责任。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文学因与时代、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因善于捕捉时代脉搏,必然要对中国梦进行深刻表现。这是文学的使命所在,也是文学追求的宏大叙事主题的要求所在。

文学要反映我们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描绘火热的现实生活。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就是优秀作品,就能产生共鸣。任何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启迪。表现中国梦、为中国梦放歌,不仅是文学精神的鲜明体现,也是文学发展的“动力源”。我们的作家应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