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防空防灾一起学 研究旅游两不误

——记浙江省嘉善县民防教育体验馆


■本报特约通讯员 戴光明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浙江省嘉善县民防教育体验馆内的台风体验舱成为参观者争相体验的热门展项。“特别是台风‘利奇马’过境浙江后,来这里参观的人更多了。”讲解员张雨普介绍说,大家走进体验舱,不仅感受台风的巨大破坏力,而且通过她的讲解也学到了一些预防台风的常识。

设置台风体验舱等防灾体验设施,是嘉善县民防教育体验馆的一大特色。该馆并不建在县城,而是坐落在离县城6公里的姚庄镇。为克服乡镇人口聚集度低、辐射面小的先天不足,人防部门经过深入调研,找到了一个吸引参观者的办法: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思路,对体验馆进行设计布展。

县人防办主任朱军告诉笔者,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人们对防空袭有很大的距离感,如果体验馆仅仅布设战时防空内容,会使参观者感到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恰恰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与空袭危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设置防灾内容既可以使参观者从侧面了解防空常识,也可以成为学习防空技能的一个过渡地带。

本着这一思路,体验馆设置了模拟地震体验、虚拟灭火、穿戴防毒衣、止血包扎、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多种体验项目,为参观者学习防灾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该馆还根据江、浙、沪东南沿海区域自然灾害发生情况,随时调整宣介重点,让参观者产生较强的带入感。

战时防空是人防的核心使命。在介绍防灾知识的同时,该馆以大量展项介绍战时防空知识:

在嘉兴地区遭受日军轰炸图片展区,参观者看到了侵略者的残暴和空袭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当代世界范围内重大空袭案例展区,让参观者感到空袭的阴影远未散去;“鸣、走、藏、消”防护技能培训区,让参观者提高了防敌空袭的信心和能力;壁挂式防空作战模拟沙盘推演,让参与者感受到国土防空作战的激烈……

一些地方的防空防灾类科普场馆开馆后,凭借受众的新鲜感会红火一阵子,时间一长往往就会“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今年1至8月,该馆共接待团队148批次、8328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参观人数增长72%。自2017年12月开馆以来,该馆累计接待县内外参观团队近500批次、2万余人次。

问及原因,朱军介绍说,一方面缘于该馆互动项目居多,易于调动大家参观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缘于他们创造性地把体验馆打造成中小学生民防研学旅行目的地。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教育”新模式,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外体验活动。2018年该馆被命名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县人防部门以此为契机,开始探索开展以防空防灾为主题内容的研学旅行活动。

而将相对枯燥乏味的防空防灾知识技能教育,融入学生旅游活动并非易事。为破解这道新课题,人防部门邀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等机构相关专家前来现场指导,探讨形成了该馆参与周边地区研学旅行活动的具体思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朱军说,从县、市角度来看,该馆处于偏远地带;而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占尽地利之便,县民防教育体验馆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既有现实基础,又有广阔前景。

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对内举办全县民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将获奖方案汇编成册发到各所学校供参考使用,推动兴起县内学生参观体验的热潮;对外与嘉兴市花婆婆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等机构结对合作,大力吸引周边地区研学团队前来体验。通过双管齐下,今年以来该馆已接待研学旅行团队10多批次、师生近千名。

前来研学旅行的师生发现,该馆除了配备防空防灾教育设施外,还具有会务、培训、住宿、餐饮、户外演训等配套功能,可以满足研学旅行活动的各项保障需求。

除了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平时的维护管理水平如何也是一个宣教场馆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人防部门的争取下,嘉善县专门增设民防宣传教育机构,以及2名事业编制人员,负责该馆的日常维护管理。同时,县人防办将该馆的维护管理经费列入每年预算,保证教育体验馆的正常运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