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家两代人 共守一片海


■尤建明 邵晨婵 温自卫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入海口蜿蜒绵长10多公里,是连接内陆水系与茫茫海洋的重要通道,船只常年穿梭不停。

平阳县南山民兵哨所设在附近,不足两平米的阳台上,民兵许道宣正操作望远镜,瞭望海面。三十多年来,他和妻子、女儿、女婿,共同守护着这片海。

“小时候,有部队驻扎在村里,他们经常到我家挑水做活,讲部队的故事。”许道宣告诉笔者,他曾报名参军,却遗憾落选。1983年,驻守在鳌江口的海防部队精简撤编,海防观察守备任务由地方民兵哨所接替。许道宣听说后放弃工作第一时间报名,很快被哨所录用。

当时哨所不通水电,没有床铺,大家就在地板上打地铺。生活条件差,加上无尽的孤独,仅仅几个月,这里就只剩下许道宣一人,19岁的他倔强地坚持了下来。

1985年,许道宣和妻子林爱茹相遇。林爱茹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他为什么守在海边,守在那边干什么……一步步了解“真相”后,两人互生好感,1986年,林爱茹毅然搬进哨所,成为新成员。

哨所的生活很单调:瞭望、观察、记录、反馈,24小时值守。那时陪伴夫妻俩的只有一台高倍望远镜、一部随身携带的小型望远镜和一部壁挂对讲机。两人相互作伴,一人瞭望观测时,另外一人做记录。闲时,林爱茹在哨所边上的山地里开荒,种一些蔬菜和瓜果。潮退了,许道宣在滩涂里养些蛏苗……夫妻俩守卫着哨所,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

对于当地渔民而言,哨所是大伙儿出海时的“千里眼”和守护者。1994年7月的一天,海上风浪大,许道宣在观测时,看到一辆运载木头的运输船行驶在海面上。忽然,一个大浪拍来,船只侧翻,船上的人全部落水。

“赶紧救人!”许道宣立即拨打电话,向县人武部、鳌江渔政等部门汇报。但渔政船开过来至少要一个小时,许道宣想到弟弟家的渔船比较近,于是一边让妻子联系弟弟,一边观察险情,确认好方位后,往海边跑去。在兄弟俩及时救援下,9名落水人员全部获救。那些年,他们先后救过15人。

多年来,夫妻俩将每天的观测情况,船只的型号、大小、方向等信息一一记录在海防日志上,一本一本叠起来,又一摞一摞送往人武部报备。

耳濡目染之下,女儿许玉洁也渐渐学会哨所里的工作,喜欢上海防。学校放假时,她就成了哨所里的小帮手。大二那年,许玉洁报名参军,成为一名通信兵。2009年,许玉洁大学毕业,因割舍不了如家一般的哨所,她和丈夫李志勇一起向县人武部申请成为哨所民兵,得到批准后,她把当年从部队带回来的背包和被子都搬进哨所,穿上迷彩服帮助父母轮值。

李志勇和她一起回乡的原因很简单:“我也是部队里的兵,早就听说过岳父母守护海防的故事,我们要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

如今哨所已配备了海防视频监控站,可以实时监测海面上的情况。眼下女儿女婿已经开始轮流值守,还带来了新知识和新技能。

正酝酿着退休生活的许道宣,还筹划着两件大事:给村里修一个码头和一座桥。在此之前,他已捐出多年的积蓄,为村里修了5条路。

许家人的守望,迎来村民的支持。许家人把海防安全知识发给大家,出海的渔民也会把海况信息反馈回来,互助互通,大家共同守护这片海。

上图:许道宣观察海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