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关于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对各级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的印发和实施,有利于纠治形式主义、弘扬真抓实干作风。
我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形式主义当作“眼中钉”,多次大力整治,但却难以根治。这些年,反对形式主义声势很大,招法举措也很多,但效果离官兵的期许还有一定的差距。
客观地说,没有哪个领导干部喜欢形式主义、纵容形式主义,但真正面对形式主义却不一定能够立场鲜明地反对。比如,下部队检查,桌上摆满装订精美的一排排本子,但考虑部队对迎检的重视和积极性,往往也会网开一面。这些看似是给部队留面子,其实是给形式主义留面子,时间久了,就给形式主义制造了继续生存的土壤。
形式主义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形式主义得甜头,有利可图。如果搞形式主义尝的尽是苦头,搞的人自会少起来。明太祖时期,有一回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写了17000字的意见书,16500字以后才讲到正题,真正要讲的事情总共不到500字。结果,朱元璋读到6000多字就已经坐不住了,一气之下把茹太素狠狠打了一顿,此后冗长公文大为减少。
反对形式主义,要发挥惩戒作用,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比如,近期中央对安徽省阜阳原市委书记李平的通报,对军地都产生强烈的震慑作用。形式主义往往是遮遮掩掩的,领导干部要态度鲜明地予以反对,让搞形式主义者在试探过程中就吃苦头。对于屡教不改、形成影响甚至带来恶果的形式主义,要坚决惩处,绝不搞下不为例。同时,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重用和褒奖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严惩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打消一些干部投机取巧、搞形式主义的念头。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久久为功,真正惩戒才能破解形式主义难题,才能使形式主义失去生存的土壤,推动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以担当作为书写新成绩、成就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