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临近中午,军车已经在迂回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近3个小时,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云南省河口县99公里的桥头乡东瓜岭茶场的放马哨。远处,山色如墨,浓雾弥漫。随着海拔不断升高,能见度已经不足20米,我们在山里迷了路,手机导航也“不识趣”地失灵了。
在老乡的指引下,浓雾缭绕中,写有“放马哨”3个大字的纪念碑出现在视野中,哨长韩金林笑着迎上来。
这座建于1978年的哨所,地处祖国西南前哨,离边境线直线距离只有200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边境作战时,哨长韩金林曾带领民兵配合部队和独立作战30余次,毙敌30余名,为保卫边疆和平稳定作出重大贡献。哨所多次被原成都军区授予“英雄民兵哨所”,韩金林也被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时间,桥头地区苗、壮、彝、汉、布依5种民族,191名青年民兵接力守边关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1997年,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功勋卓著的放马哨正式撤哨。近年来,随着边民内迁,防控盲点增多,迫切要求加强边境管护力量。2016年,军地决定重建放马哨。阔别近20年后,带着新的职责使命,放马哨重回人们视线。
但是派谁来值守呢?桥头乡党委书记何顺全找原哨长韩金林征求意见。此时,韩金林已经55岁,和老伴一起种植中草药砂仁,收入颇丰。可听说民兵哨所缺人,韩金林打起背包就走。“守哨清苦,怎么舍得家,舍得放弃生意?”面对记者的疑问,韩金林淡然一笑:“守边就是守家,再说,这里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感情!”
军地联合将哨所修葺一新,还挂上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兵训练基地牌匾。不到3年,已有3万余名退伍老兵、党政干部、企业员工、大中小学生,到哨所开展国防教育等活动。
同行的河口县人武部政委李爱国告诉记者,桥头乡边境线长达81公里,有42个界碑,管边护边工作任务重。除了做好哨所的日常工作,韩金林还要配合边防检查站、派出所和界务员等,执行好周边五六公里的巡逻任务,防止过耕过牧,处理边民事务等。
雨雾朦胧中,记者跟随韩金林的脚步踏上巡逻路。边境线上杂草丛生,林深路陡,在经过一段柏油路后,就只有泥泞难走的石渣路,路的尽头便是156号界碑。
“看!这边长满了草,说明边境最近很稳定,没有走私现象。”“老边防”韩金林练就一身本领,这里的边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可以根据车胎痕迹的深浅、新旧,界碑旁道路的光滑程度判断是否有偷渡走私、盗砍盗伐林木等事件的发生。就在不久前,韩金林配合边防检查站,查获5名非法越境人员,有力维护了边境稳定。
哨所撤建的背后,是职责使命从守边到强边的变化。放眼万里边关,无论使命如何拓展、条件怎样改变、边海防自然环境多么恶劣,戍边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不会变,“不把领土守小了、不把主权守丢了”的庄严承诺不会变。
回到县城,夜幕已降临。雨后的河口在绚丽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宁静安逸,等着出关的越南商贩排起了长龙,不远处的滇越米轨上一辆火车呼啸而过……此时的韩金林应该正准备登上瞭望塔进行一天中最后的巡查。
上图:哨长韩金林巡查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