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地区仍存在征兵难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校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县(区)兵役机关在总结剖析单位征兵工作形势时,不是想着如何破解问题,而是将征兵难问题作为“挡箭牌”,开脱工作上的不足、落实上的不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过程。兵役机关对待问题的态度,直接反映了领导水平和责任担当。比如,出现征兵难的原因在哪里?是否与兵役机关征兵工作组织不力、动员不深不实有关,是否与征兵工作人员对形势任务研判不足、体检政考把关不严有关,等等。如若这样点滴排查、深挖细抠,便会找出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找到对症下药的药方。
有问题不说,或者只说表面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认知水平有限。眼界不够开阔,思维层次不高,自认为单位征兵工作“这也不错、那也过得去”,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二是私心杂念作祟。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工作中有问题,不愿意暴露问题,生怕别人点出问题,影响自己前途进步和单位评先评优,推卸责任、掩盖问题。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有刀口向己、自我革命的勇气,扯下思想上的“遮羞布”,敢于挖疮除脓、刮骨疗毒,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多剖析自身的问题,多查找工作的差距,切实从思想根子上医治疾患,从灵魂深处挖掘原因。
思想一通则百通,观念一变天地宽。解决好了思想作风问题,才能在工作思路方法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在严、实、细三个字上下功夫使长劲,抓严、做实、抠细征兵工作的各环节各步骤。要把宣传动员抓得更实一些,针对大学生、社会青年等不同人员群体,既要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还要精准动员、上门搞好服务,鼓励更多大学生和广大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入伍。
同时,将廉洁征兵和风气建设紧抓不放,贯穿于征兵全过程,发挥组织、群体、媒体监督作用,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执纪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下大力推动征兵工作往深里走、向实里落。
当前,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正进入走村入户“一对一、点对点”宣传动员冲刺阶段。只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严起、从工作抓起,才能为部队输送更加优质的兵员,从源头上夯实部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