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级纷纷制定了“减负清单”。但欣喜之余仍需保持一份冷静,笔者认为,怎样使减负在基层落地见效才是重中之重。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减负”减什么、怎么减、减多少,不仅关乎能否将“基层减负年”各项部署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更考验着各级党委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减一时之负易,除久积之弊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负担”,机关既是受害者又是制造者,身陷其中又深恶痛绝。机关要坚持刀口向内,自觉聚力备战打仗,杜绝以自我居中,搞自我设计、自我检验;坚持按层级指挥、一级抓一级,不搞大包大揽、越级指导,通过清权、减权、制权、晒权,把领导机关的职权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全体官兵监督,最大限度消除“政出多门”造成的忙乱;着眼基层实际,倾听官兵声音,找准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并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有多大、适用对象都有谁,切实减出精力、减出活力、减出战斗力。
“减负”不能只剪茎叶不除根须,否则就会像割韭菜,没过多久又冒出新芽。在了解基层、尊重基层、结合基层实际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谋划设计,齐心协力谋定落实之策,全程督导狠抓落实。扭住工作实效精准设计,既不可不做调查、主观臆想,“乱挥刀”随意减,也不可“一刀切”啥都减,该留存的不留存、该登记的不登记。精准点穴提高抓落实“力度”,在为基层减负过程中既要警惕后继乏力,成为“一阵风”“雷阵雨”,又要防止用力过猛,“减负”反而“负负得正”,增添了新的负担。对问题的发现、方案的筹划、实施的过程、评估的标准,哪一个环节的“负担”减不下来,就要精确抓到这一环节。
上下同欲者胜。减负需要全体官兵共同努力,尤其是各级领导和机关必须率先垂范、立身为旗,以坚定的决心与合适的力度,带领基层和官兵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减中求变、变中务减,对基层过重的负担来一场彻底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