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蔡洪斌
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民兵海防哨所哨长,1966年出生,崇明区陈家镇东海村人。
整理人:孙东峰、樊 晨
“迅速启动雷达,对东南方向海域进行捕捉查证。”前些日子的一场演练让我感慨颇多,信息化的装备给了我“千里眼顺风耳”,使我站在哨所,便能洞察目标区域里的一举一动。守哨30年,哨所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我家世代居住在崇明岛,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小时候,父亲爱和我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参军入伍的种子便悄悄在我心里生了根。1984年,我当兵进军营,1988年退伍,来到陈家镇哨所工作。
陈家镇哨所建于1958年,三面临海。起初,哨所只是一间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简易木房。通向哨所的只有一条土路,道路两旁生长着密密匝匝近半人高的芦苇。老哨长告诉我,哨所是陆地观测侦察向外延伸的最前沿,临近海域过往船只频繁,情况复杂,须臾不可放松。那个时候,哨员观测侦察主要以外出巡逻、目测观察等方式进行。一阵大风吹来,芦苇荡便被吹得东倒西歪,哨员查滩时,多半需要弯着身子进出,条件艰苦。
1980年底,哨所新建值班用房,增建民兵哨所观察岗楼,望远镜、一米测等设备落户哨所。但这些依然没能改变哨员生活条件的艰苦,没有水、没有气,哨员只能挑着铁桶去200米外的长江边担水,带着镰刀到滩涂上割芦苇背回哨所当燃料。
1993年,我当上了哨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我带着哨员进行观测侦察,快速准确处置各类突发情况;组织基础训练,练强哨员体能技能。那时,离岛外出的机会有限,我愿意把机会留给那些年轻的小伙子,而我更喜欢待在哨所,守着这片宁静的海。
2005年崇明区人武部对哨所进行翻建,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一楼为餐厅、战备物资室,二楼为文化室、活动室,三楼为器材室,四楼为观察室。新哨所配备了先进的侦观设备,有高倍对海、对空望远镜,巡逻用摩托车、摩托艇,雷达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就连玻璃也换成了能隔音防潮的双层真空玻璃,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家”的氛围愈发浓厚。
2018年,上海警备区选取我们哨所开展哨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数字海防”“智慧海防”成了我们哨所新的代名词。哨员通过监控摄像头向外望去,整个长江入海口、长江大桥和领海基点标志等一览无余;先进的对海雷达,将海面上来往船只目标尽收眼底。这一次哨所转型建设构建起完善的信息网络,为联侦联情、联指联保,实现“平时常态管控、急时联合处突”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如今,哨员身在小岛,就可以将语音、视频及各类数据实时传输到军警民联防中心和部队作战值班室,大大提升哨所执勤效益。
数十载风风雨雨,哨员们守哨建哨,以哨为家,陪伴着哨所由小变大。点点滴滴的变化都反映出祖国的日益强盛和海防的日益强大。作为一名老哨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