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以为村里最缺的是钱。担任村支书后才发现,更可怕的是村民们精神散了,干劲儿没了。
2016年10月19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启动,63岁的徐光被任命为大石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副师级领导干部,转业后先后担任过各种领导职务的他,退休后竟回到当年努力走出去的小山村。有人笑称,徐副师“大檐帽换成了破草帽”。对此,徐光却没有在意。
大石岩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曾有贫困户273户902人,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徐光上任后,陆续到大石岩村8个自然村420多户群众家里走访,召集有威望、有能力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家长、老退休教师、老军人、老骨干,组成“七老”团队,一起商量该咋干。很快,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向心力被唤醒了,无私奉献的党员队伍、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公平议事的“七老”队伍3支队伍形成了。
积贫已久的大石岩村,太需要一场看得见的胜利来提振士气了。徐光选择向大山挑战。在他看来,大石岩村风景优美,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只是还没开发出来而已。
大石岩村多山,连绵起伏的13座山头被许多人视为难以涉足的“禁区”。“好些山头我们以前都没上过。”被选为“七老”团队队长的申怀林说,“年轻的时候都没爬上过的山头,心里总觉得上不去、没法上。”徐光没有多说什么,默默拿起用一根树枝做成的登山杖,带着水和干粮就登上了遍布荆棘的山路,全然忘了自己的心脏中已经装了4个支架……13个山头,他足足转了7圈。接下来便是打井、修路、挖河道、做村标。
经过两年多努力,村里有了大变化:荒野洪荒游、水系游、红色洞穴探险游等3条旅游线路相继开发成功,1条传统乡村线路得以恢复,还配套建设了1个停车场和日接待能力1000余人的服务区。
2018年4月,徐光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眼睛湿润了:他分明看到了村民的信任。这年春天,大石岩村1000多名村民领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分红,让全村看到了盼头。当年7月,徐光荣获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奖。徐光说:“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事,能为脱贫攻坚出把力,我这个老兵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