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加人防工程竣工面积和易地建设费为内容的“双量齐增”工作,是人防系统的硬任务。为推动任务落地,前两年河南省人防办没少发通知、下文件,但效果不佳。近一年多来,人防系统发文数量大幅减少,但河南省人防“双量齐增”工作成绩喜人:今年1至5月全省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征缴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70%,工程竣工面积也有大幅增加。问及原因,各级人防部门的同志纷纷谈到,这与省人防办利用定期交接班及时指导督促密不可分。
从2018年4月起,河南省人防办开始落实战备值班,并建立起定期交接班制度。由于交接班时省、市、县三级人防机关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异地同步参加,省人防办便在检查人员在岗在位情况的基础上,把以往通过通知、文件部署的工作任务,改在交接班时集中安排,减少了层层传阅、级级转发的繁琐程序,各级、各部门对上级最新要求、全局重点工作也做到了心中有数。与此同时,能与交接班合并的一些专题会议也不再单独召开。思路一变天地宽。这种“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减轻了各级办文办会的压力,促进全省人防系统在工作运行上提速增效。
但时间一长,一周一次的交接班便开始出现模式化倾向:各单位汇报内容日趋雷同,为展示成绩发言时间也越来越长。更有甚者,由于准备不充分,交接班时语焉不详、词不达意。一些同志开始产生陪会的感觉,有时还发牢骚:“少数人交接班,多数人浪费时间。”
面对基层的反映,省人防办领导果断叫停“模式化”做法:利用交接班集中时间推动工作,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搞成了形式,就会成为新的负担。办党组一班人按照“越是人员集中越要提高效率”的思路,想方设法把集中时间利用好安排好,努力做到开一分钟的会,就有一分钟的效果。
他们把周交接班的基本功能定为对专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把月交接班的基本功能定为对近期大项任务的总结和部署,在谋篇布局上做到详略得当、统分结合。对于日常性业务工作,交接班主持人采取“一句话点评”的方式一带而过,对于“难啃的硬骨头”,则引导各级把问题说透、把措施找准。
“在重难点工作上聚焦用力,大家都感觉没有浪费时间,因为这样比各单位自己破解难题快得多、省劲得多。”信阳市淮滨县人防办副主任张杰告诉笔者。
在抓“双量齐增”工作时,省人防办既安排工作靠前者介绍做法,暂时落后者分析原因,又让业务处室“面对面”指导帮带,讲清优惠政策、工作方法和标准要求,还每周通报一次各单位进展情况,每月进行全省大排名,建立同台竞争机制,推动这项工作逐步上台阶。
像抓“双量齐增”工作一样,省人防办利用交接班这个平台,对多项工作都抓了几个回合、十几个回合,不仅促进了人防系统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而且使不少创新性工作落地生根:连续两年,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召开人民防空党政军联席会议,形成人防建设齐抓共管合力;参与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省人防系统55人被评为市、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驻村工作队员”,3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成绩提了上去,交接班时间却短了下来。交接班开始前10分钟,由业务处室负责通报各级人员值班期间在岗在位以及履职尽责情况,并根据会议内容,合理确定参会范围,避免无关人员陪会情况。交接班上的发言时间也有了严格规定,什么内容的发言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会前都进行明确,月交接班时间控制在了90分钟以内,周交接班则更短。
以往因碍于情面,主持人不好意思打断各单位领导的汇报,导致专项汇报成了自由发言。而现在一旦超时、跑题,主持人便会当着全体参会人员的面提醒一句:“请捞稠的说!”
“会上发言时间越短,会下准备时间越长。”漯河市人防办主任胡坤锋告诉笔者,为保证发言具有针对性,他经常开展调查研究,防止言之无物,在全省同行面前被主持人叫停。像胡坤锋一样,各单位领导都在追求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因为大家发现,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在交接班会上越来越没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