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需求提报,是国防动员的第一道工序,也一直是个“老大难”。难就难在部队不知道地方所能,有想法没办法;地方不知道部队所需,有资源没处用,不仅在重大经济项目建设中难以贯彻国防要求,而且在实施专项保障时容易出现“我要苹果,你给鸭梨”的尴尬。
显而易见,军队提需求首先要告别信息不对称。近年来,河南省军区建立驻军协调机制,在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日前,省军区办公室主任王翼谈了他们在探索实践中的些许思考和体会,本报摘要刊发,以供借鉴。——编 者
前段时间省军区机关到驻信阳某部走访,了解到该部进出口道路等级低,便立即与省发改委对接,使提高道路等级的需求顺利落实。事后,发改委的同志告诉我们,幸亏在整体工程开工前了解到部队需求,如果再晚几天,开工后的工程就难以再嵌入国防功能。
受自我保障的传统思维影响,一些部队不习惯向驻地提需求。一些部队有这方面意识,却提不到点子上。比如,家属随军就业、孩子入托上学这两项需求提的特别多,不是说“后院”“后代”的事情不重要,但这些事情只是军事需求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把军事需求与保障“后院”“后代”两者之间划等号,难免有点狭隘了。
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地方党委、政府接收到的需求信息不及时、不全面,纵使拥军热情再高,也难以在经济建设中同步贯彻国防要求。因此,应让军地双方信息对称起来,形成你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局面。
提什么——
聚焦主业提需求,让地方感受到部队备战打仗的决心
“现在部队需要什么?”这是一些地方领导经常问起的话题。对此,我们肯定地回答:部队最需要改善练兵打仗的条件。为改善条件,一些部队向地方提出合建基础设施、征用通用装备物资等事宜。但一些部队领导在提报需求过程中显得底气不足,我们感到这完全没有必要。
从大的方面讲,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全民动员参与国防建设既是优良传统,又是现实需要。从操作层面讲,军队向地方提出军事需求是有制度依据的。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联合印发《经济建设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管理办法》,各省也相继出台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人防工程等5个方面22个项目建设均需征求军事机关意见、贯彻国防要求。
当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国防观念和大局意识越来越强,只要需求合理、提得及时,就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河南省西峡县域内一无驻军、二无军工企业、三无科研院所,但在军地双方的努力下,该县战备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县级区域之首,为部队迂回过境、预设阵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向谁提——
省军区系统统一提报,统筹部队所需与地方所能
以前驻豫部队提报需求大多各自为战,这不仅使部队对地方的情况若明若暗,而且也使地方对部队的总体需求、重点方向把握不准。
新一轮军队改革调整后,我们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职能作用,对驻豫部队的军事需求进行统一收集、统一论证、统一提报。一方面,对地方一时难以落实、又非部队亟须的需求项目暂时搁置,待条件成熟后再予以研究;另一方面,对一些功能相似、地域相邻的项目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目前,经省军区机关统一报送的需求项目,省有关部门均予以支持、批准。
一省驻军体量大、类型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很快,统一提报驻豫部队需求,对省军区首长机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既掌握各军兵种部队的制胜之理、练兵之需,又了解地方相关行业部门的基本情况、动员潜力,努力把部队所需与地方所能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一项投入、多种效益。
怎么提——
由下自上分级负责,让军地各级都了解情况
我们探索建立的驻军协调机制,不搞大包大揽,而是通过省、市、县三级组织机构运行,实施分类管理、按级负责。市、县区域内能解决的问题,就立足本区域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省军区出面协调;省域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分军地两条线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协同解决。
这样的制度设计,既符合分级管理的一般规律,又促使军地双方在各个层级进行沟通对接,便于了解彼此情况、共享双方信息,为精准提报需求、及时落实需求打下基础。
河南许(昌)信(阳)高速公路贯彻了数项国防要求,当初沿线驻军提出的军事需求就是逐级汇总到省军区,由省军区协调召开军地任务对接会一一推动落实的。虽然是分级负责,但任务对接中我们安排沿线驻军部队代表全部参与,目的就是让各部队尽可能了解地方相关信息,不断提高需求提报的针对性。
(程 飞、武 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