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或许对那些开国将帅印象深刻,却不一定知道因伤病散落在长征路上的普通战士。近日,我读完《千里征战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武汉出版社)一书后,不由思绪万千。
作者汤华明是一名有着17年军龄的老兵,转业到武汉晚报社担任记者。近13年里,他先后重走红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的长征路和西路军河西征战路,行程超过6万里,采访健在老红军60多人、红军后代300多人并结册成书,体现了一位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本书讲述的123名散落红军战士的故事,其中有夫妻、母子、父子,还有一家八口、九口人一同长征。一路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红军的坚贞不屈、坚忍不拔、坚定信念,淋漓尽致体现在他们身上。闪闪的红星,曾经是红军头顶的明显标志。那些散落在沿途的红军,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红星,闪耀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
每一名红军战士的散落、躲避、逃亡、生存……都有不一样的艰难和曲折,或因负伤、或因疾病、或因被打散掉队、或因兵败被俘。
战士王细佬15岁就参加红军,历经反“围剿”作战、中央苏区保卫战。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一军团经过城步县、资源县到达转兵处的湖南通道县时,王细佬因身体患病、极度虚弱无法行军,被批准留在通道县的溪口村,在一户韦姓侗族人家里养病而结束长征。为躲避敌军加害,改名韦堂成,民族成分也改成侗族。
有的战士为不落入敌手当俘虏而选择跳崖、吞针。女战士李开英被恶狗咬伤,为不连累战友何福祥、李文英,竟然吞鸦片而死。
《千里征战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看似在写个人,实际在写整个长征中的红军;看似在写红军的英勇与顽强,实际在写我党、我军的成长与壮大;看似在写红军的历史,实际也在写奋进的今天和复兴的未来。
读完此书,我们更加明白红军为什么能战胜强敌。首先,红军指战员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红军指挥员中有不少家庭富裕、受过高等教育的将才,放弃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为让天下穷人过上好日子而舍弃一切。诚然,红军战士绝大部分出身贫苦,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他们当红军绝不仅仅是为了弄口饭吃。战场上随时都有牺牲,例如:1934年11月底,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来不及转移的新圩乡和睦下立湾战地救护所100多名伤病员,被当地土豪劣绅勾结反动武装用棕绳捆绑后推下井中。假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怎能不惧牺牲?
其次,红军队伍因为纪律严明,沿途经过县城、村庄,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所以得到沿途百姓的大力支持。红军吃的饭菜、穿的衣服和鞋子、搭桥用的门板,很多都是老百姓无私提供的。尤其是红军作战留下的伤员,当地百姓用心救助、治疗、收养。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朱兰芳和妻子徐解秀虽然不是红军,但他们与红军战士“半床棉被”的故事温暖了中国80多年。还有郴州市,红军长征经过的时候,得到12万斤粮食、近3万双草鞋,还有数千银圆等钱物,留下的伤病员达412人。
第三,红军战士有着不怕困难、克服险阻的坚强毅力。百岁老红军刘汉润生前回忆:“西路军经过的每一场战斗都十分激烈,部队在荒无人烟的地带行军打仗,吃喝穿困难重重。作为女兵就更艰难,不仅衣服穿得单薄,日夜挨冻,每当特殊生理期到来,行军打仗中只得任凭裤子上血冻成冰。”
书中的红军战士有的在生前得到一本散落证,领取过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更多的人则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的苦难、血泪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红军营长李玉清因为受伤掉队,“文革”期间被人怀疑是叛徒、是逃兵。村子里的孩子都不和他的孩子一起走,有人还喊出“逃兵的女儿、叛徒的孩子”。但不可否认,今日中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有他们立下的不朽功勋;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有他们浓重的一笔。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真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