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谈及新生态下如何处世行事,有人吐露心声:“敬畏法度者心无烦忧,按规矩办事一身轻松。”仔细咀嚼和品味,感觉颇有道理。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一切按政策制度、按纪律规矩办事,之所以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原因很简单,规定规矩从来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东西可以拥有、什么东西不能拥有,只需要认真对照抓好落实即可,不用担心会误入沼泽、滑进雷区,给自己、给未来埋下祸根。相反,违规办事从来都是带着风险的,需要人挖空心思剑走偏锋,煞费苦心暗度陈仓,费力劳神搭桥铺路,尤其在当前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之下,脚下踩着的不只是钢丝,还有锋利的刀刃,稍有私心杂念、风吹草动,就会扎破脚心、鲜血满地。
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党不以规矩则乱。现实生活中,之所以还有少数同志对越来越细、越来越严的规矩,感到不适应不习惯,甚至津津乐道于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习,究其根源,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纪律规矩的严肃性,没有找到遵规守纪的幸福感,总想踩踩纪律的“河边水”、打打规矩的“擦边球”,把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欲求凌驾于规矩之上,同时又担心会被当前的铁规严矩撞得头破血流。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人在无形中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忧虑,进而患得患失,由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法纪比喻为“金色纽带”。他说,有了法纪这根特殊的纽带,人就会受到它的牵扯,当走向自己反面的时候,它就能把我们拉回来。由此不难看出,规矩是辩证的,既是“铁丝网”又是“防护墙”,既对人铁面无私又给人施手援助。关键是我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和视角去审视、把握、对待。事实表明,只要我们不存私心、不徇私情、不求私利,始终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摆上桌面,所有抹不开的人情都能轻松拨开,所有看不见的隐患都能轻松消除,所有不必要的负重都能轻松放下,何乐而不为?
坚持一切按规矩办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把纪律规矩深植灵魂血脉,固化为强烈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形成牢不可摧的底线思维,从而生成对纪律规矩的高度敬畏、对行为实践的主动约束。无论做决策、搞建设、干工作,包括说话办事、人际交往等等,就能始终坚持“三思而后行”,时时事事处处自觉与纪律规矩对表,常态化检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拍板时想一想这个事情能不能干,在张口时想一想这个话能不能说,在伸手时想一想这个东西能不能要,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如此,才能让自己伴着清风正气轻装上阵,带着愉悦心情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