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预测,随着世界航海业和各国民船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未来战争中民船不但不会退场,反而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鲜花在眼前,未必意味着蜂蜜就在手中。让民船助力军事运输,需要跨越军民两大领域之间的“分水岭”,而军、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联勤保障部队,需要为顺利跨界付出怎样的努力?前不久,记者随某任务分队搭乘民用船舶跨海机动千余海里,随船采访民船保障的需求方、供给方与协调方,荟萃各方心声,探寻民船动员的关键支撑点。
任务部队官兵:破除习惯性选择才能乘风破浪
连续3天的海上航行,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营官兵吃得香、睡得着;船舶靠泊后,该营人员装备的卸载、机动按计划顺利完成。营教导员史川担心的因晕船、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行动的事没有发生。
史川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这是他所在旅第一次乘船海上机动,而且一走就横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3大海域。再稳的船舶,航行在无风三尺浪的大海上,也会让人产生颠簸感、不适感。历史上,“陆上猛虎”短时间内都难变身“水中蛟龙”。三国时期,曹操率得胜之师登上长江上的大船,终因北方士卒不习水性而兵败赤壁。
史川所在旅此前没有乘船机动,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以往部队执行任务的地域大多在内陆地区,只能采用铁、公路运输;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传统的铁、公路运输流程熟悉,订计划、搞协调都轻车熟路,有时也可以选择水路,但由于流程不熟,便习惯性地选择陆路输送。
近年来,部队跨区演训任务日益增多,对贴近实战的要求越来越高,旅领导认识到,不能习惯性地单纯依靠陆路运输。于是,史川所在旅便向相关部门报送水路运输需求。
保障他们的是一艘1.6万吨级民用滚装船,由于船舶排水量大,航行时颠簸较小,官兵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装备车辆晃动幅度也不大。乘坐该船的官兵在收获新鲜感的同时,还切身感受到了水路运输的优势:投送时间可控,不像铁路运输时间节点卡得那么死;运输途中,人员生活保障有力,官兵舒适度较高……
“这促使我们转变观念,不能再习惯性选择陆路运输。”该营所在旅保障部助理范颖认为,联战联训联保是大势所趋,铁、水、公、空联合投送是必然要求。部队多掌握一种运输方式,就多一筹胜算。而要补上依托民船输送这一课,不论保障部门还是部队官兵,都需要以“小学生”的心态从头学起:
水路运输涉及航运公司、港口码头、海事部门、交通管理等多家单位,各类手续比较多、协调任务比较重,需要畅通联络渠道、保证随时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海上运输是一个行业,需要了解海水潮汐规律、吊装滚装设备性能、船舶构造与装备条件等行业常识;借助民船运输是部队遂行任务的一个环节,需要组织模拟登船、物资器材装载、抗眩晕等相关训练,确保人员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军事代表:当好“多面手”才能重新启航
“铁路运输能够到达国内大部分地区,但超限超载运输准备时间长;航空运输速度快,可局限性大,通常运输兵员和体积小的装备;水路投送装载量大、成本低且航道不易被破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随船跟踪指导的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军代处参谋鄢世晔讲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如数家珍。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军代表的业务素质正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铁路军代表要懂得航空和水路运输,航务军代表要学会组织铁路输送。像鄢世晔所在的单位一样,各军代处普遍采取集中培训、以老带新、实践锻炼等方式,努力提高军代表的综合业务能力。通过组织协调这次海上长途输送,鄢世晔对依托民船输送的程序更加清晰:任务部队按级上报投送需求,业务机关审核批准,联勤保障部队牵头组织实施,航运公司具体落实。
“仅仅熟悉输送流程还远远不够,”鄢世晔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研究国防交通方面的法律规定,一条内容一条内容地深钻细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国防交通法》《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等多部法规。与此同时,随着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任务的增多,军代表需要协调的部门也越来越多,涉及政府部门、动员机构、保障企业等各个领域。而靠感情勾兑的做法越来越没有市场,这些法规无疑为开展横向协调、拓宽保障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基本依据。
以往,一位军代表只需解决一种运输方式的技术问题便可交差;现在,不但要考虑解决几种运输方式的技术问题,而且往往还要考虑在何种战术背景下组织投送,因为不同的战场环境对装备物资装载所选用的运输工具、时间节点、先后顺序的要求是不同的。就民船动员而言,既需要根据部队装备的长、宽、高度,确定是否对仓储空间进行加装改装;又需要根据任务分队的人员数量、任务阶段,确定是否设置医疗救护室;还需要考虑未来战场环境对部队机动速度的要求,确定是否更换发动设施,以提高航行速度和安全系数。
“投送运输在战争中先登场、后谢幕,投达运输工作者责任重大,唯有不断充电、全面过硬,才能适应联合保障、多式联运的需要。”鄢世晔这样向记者坦露心声。
航运公司员工:义利兼顾才能行稳致远
这次海上机动,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营官兵为保障企业打出高分,原因简单:担负这次军运任务的某船舶企业全力以赴:
——所有船员持证上岗,专门增派1名指导船长和1名指导轮机长,指导船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制订紧急救护、逃生、防火等一整套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航行安全。
——船上食品实行定点采购、冷库储藏,随船配备10名等级厨师,一日三餐不重样;提供“宾馆式”住宿条件,让官兵睡得安稳……
记者在与船员交谈中了解到,近年来民船积极投身军运,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不少船舶企业都想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防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船舶企业参与军事运输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障。
担负这次保障任务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张伟告诉记者,一些企业参与军运,并不把获取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目的甚至是主要目的,而是看重军事运输任务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谈到经济补偿问题,张伟说“船老大”们大都懂得:既然担负国防任务,就要树立大局观念。
记者了解到,国防交通法规对民船动员过程中的经费补偿作出了规定,但由于我国各地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地域认定和实施补偿的标准不尽相同,有时难免达不到企业人员的心理预期。下一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防动员法规体系将不断完善,“参军”企业的责、权、利将进一步统一,积极性也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