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萱草花开


■郑学富

在我老家的河堤沟渠旁有一种草,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钻出地面,快速地生长,初夏时节盛开橘黄色的花朵,6个花瓣围绕着长长的花蕊,呈喇叭状开放,在杂草丛中格外耀眼,散发着幽幽清香。这就是萱草花。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她比喻成“母亲花”。

《诗经·卫风·伯兮》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又称“忘忧草”;北堂代表母亲。“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儿子从军远征,在北堂旁边种上萱草,母亲见到萱草花,便可缓解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唐代诗人孟郊命运坎坷,仕途多蹇,连续两年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望子成龙的母亲对儿子寄予厚望,在孟郊46岁那年,母亲让儿子再次赴京城赶考,以博得一个好前程。当孟郊半夜醒来时,看到母亲还在灯下一针一线为自己缝补明天远行要穿的衣服,泪眼婆娑,悄然起身,借着月光在堂屋的台阶旁栽下几株萱草花。临行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孟郊有感而发,吟诵《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一次,孟郊不负母命,金榜题名。他欣喜异常,乘马在长安城肆意兜风,咏唱出千古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酣畅淋漓的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古人的确有智慧,以萱草花喻母亲恰如其分。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她都一往无前、坚忍不拔地生长着。在百花园里,她没有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也没有梅花那样傲霜斗雪、万人景仰。然而,她依然亭亭玉立。苏东坡有诗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萱草花是一种奉献之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她藏匿不露,不凑热闹,也不争春。待到初夏,她悄然开放,消除世间忧愁,让人快乐。南朝王融有“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的咏唱,唐代白居易有“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的感叹。秋天来临时,她又将自己晒干,奉献在人们的餐桌上。当人们身患病痛时,她化成良药,医病疗伤。南朝谢惠连有诗曰:“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把祖国比作母亲是最高境界。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就像儿女对母亲那样忠诚、真挚。西汉名将李陵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大战于荒漠,血战8天8夜,力竭而降。在此之前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常有往来。后来,苏武返国,而李陵因为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不能回归。他置酒为苏武送行,席间,悲喜交集、感慨万千而作《李陵赠苏武别诗》,其中曰:“亲人随风散,历历如流星。三萍离不结,思心独屏营。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李陵身在异邦,思念亲人,思念祖国,但是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其矛盾、痛苦的心情和与好友生死离别的伤感与谁叙说?但愿得到一枝萱草,以解思念之情。

萱草花又有“宜男花”之称。三国时期的曹植有《宜男花颂》曰:“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晔伊何?绿叶丹华。光采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和琴瑟。固作螽斯,惟物孔臧。福齐太姒,永世克昌。”高度赞扬了萱草花华美晔煜,懿行嘉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