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枝一叶总关情

——探寻一个双拥模范县的拥军足迹


■许向阳 张元通

前不久,一条喜讯从河南省伊川县传出:退役大学生士兵远敬松、李毅通过考核,正式走上专武干部岗位。此前,该县还有多名专武干部提升到镇长和副镇长岗位。这得益于县里出台的一项规定:新任职专武干部优先从退役大学生士兵中选拔招录,任职满两年且表现优秀的破格提升使用。这项规定是该县做好双拥工作的一个缩影。春江水暖之际,笔者走近伊川县探寻他们的拥军足迹。

1“部队是备战打仗的,我们任何时候在支持部队建设问题上都不能讨价还价。”2018年县委议军会,驻军部队提出3项征地需求,有的领导面露难色。对此,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新红态度坚决。会后,他组织相关部门选址征地,并将征地工作列入伊川县十项重点工作之一。随后,部队营区改建、训练场扩建等项目相继破土动工。

“人民子弟兵是钢铁长城,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保家卫国作出的牺牲奉献。”这是县委一班人多年来的共识。每年“八一”、春节,县里统一组织对现役军人家庭走访慰问活动。2017年,原驻伊川县某部移防至陕西和辽宁某地。县领导认为,该部在伊川县驻防50多年,不能因为部队移防而忘了官兵为伊川发展作出的贡献,更不能撇下官兵与伊川人民结下的鱼水深情。于是,专门指派一名县领导带队,分赴陕西和辽宁慰问移防官兵。见到曾经奋斗过的第二故乡的亲人来慰问,许多官兵感动不已。

2 2017年8月,驻军部队军官罗毅锋的爱人随军,需要在县城安置就业。在常委议军会议上,有人提出随军家属安置到财政全供事业单位不符合条件。县委书记李新红动情地说:“军人备战打仗、抢险救灾不顾生命危险,我们安排随军家属也不能讲身份条件,对军人军属必须坚持特事特办。”不久,罗毅锋的家属被安排在了财政全供事业单位。

2018年6月,某部队来函反映该部士官常欢欢的父母体弱多病,妻子单位距家20公里,照料家人十分困难,请求县里帮助解决。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7月份就把常欢欢的家属调到县城内学校工作。几年来,该县先后妥善安置12名随军家属就业,35名军人子女实现优先入园择校。

3 “退役军人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牺牲奉献,我们要让军人的荣光永不褪色!”在复转军人安置会议上,县长袁剑的表态掷地有声。

近几年,他们不断优化完善安置政策,对服役12年以上的退役士官,70%安置到全供事业单位、30%安置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选调5名退役士官补充到纪检监察队伍工作。今年年初,伊川县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县委决定考核选拔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调整到财政全供事业单位。考虑到退役军人群体的特殊性,县委专门明确:退役军人除享受加分和优先政策外,学历和年龄都适当放宽。退役士兵王峰说:“县委的决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时期,该县干部群众用真情谱写的拥军乐章更加悦耳动听。近年来,该县连续4届被河南省评为“双拥模范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