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着眼战场需要淬火“中军帐”

一次考核,三换陌生地域


■孟凡利

本报讯  刘慎、蒋敏杰报道:“确定目标点、战术标图。”刚刚完成2个课目的考核,马上收整装备,赶赴下一个陌生地域。3月18日,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40余名机关干部在寒冷、缺氧的环境下,3次转换地域,在10个小时内,完成了7个课目的连贯考核。军分区参谋长孟博告诉笔者:“考核中增加‘陌生系数’才能让考场与战场贴得更近,训练与实战贴得更紧。”

一段时间以来,该军分区人员变动幅度大,导致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为此,他们按照“自主补短、集中强化、量化考评”的思路,逐人制订训练计划,每月全流程进行一次考核,并拉榜排名,考核成绩直接与干部提拔晋升挂钩。

刚性举措,促使首长机关训练成绩得到提升。然而,一次考核,气温突降,风沙弥漫,近一半机关干部因不适应天气变化,在战术标图、北斗操作等课目的考核中栽了“跟头”。在总结会上,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战场充满“未知数”,只有按实战标准训练考核,才能增加打赢底数。于是,该军分区调整完善了首长机关训练计划,数十个训练课目全部对接高原训练需求,全部进入实战环境作业,由室内转向室外、由熟悉地域转向陌生环境、由白天作业转入昼夜相间连贯作业,破除“规定好课目”“一切准备就绪”“做好标注记号”等训练积弊。

“考核不过关,日子肯定不好过!”新颖的训练考核形式,也让许多考生惴惴不安:难度高、考得细,逼着他们对照首长机关训练大纲训全、训实、训精。在随后的训练中,曾遭遇“滑铁卢”的机关干部每天坚持在寒冷户外加班训练1小时、在夜暗时分训练1小时、在饥饿状态训练1小时,最终在前不久的考核中全部合格,近半数达到优秀成绩。

“陌生系数”的提升,增加了考核难度。笔者在考核现场看到,宣保科干事宋超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刻打开北斗手持机,熟练点击屏幕,定位、导航、发送报文,数分钟后,一份份地理坐标、作战文书发送到指挥终端,用时比以往快了5秒钟。

实战条件下常态化训练考核,使首长机关作战能力建设水涨船高。据介绍,在这次考核中,该军分区首长机关综合达标率超过95%,优秀率达73%,“中军帐”打仗能力显著增强。

编辑点评

考场多些“陌生”“战场”少些失利

《孙子兵法》曰:能因敌变而制胜者谓之神。世界万物是运动的,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战期间,日军第5联队雪夜行军,因准备不足,全队精疲力竭,覆没于严寒之中,日军指挥官留下“我对冬天了解太少”的悔恨叹息。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熟悉的地域、相似的训练环境,难以练出雄师劲旅。纵观中外几场局部战争,复杂的战场环境、变幻莫测的战场态势,更是令人防不胜防。未来战场究竟啥样,谁都无法准确预料,我们能做的只有拉近考场和战场的距离,在考场上多增加些“陌生系数”,离战场近一步,打赢的底数就会增一分。

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瞄准未来战场需要,对接高原训练需求,一次考核,三换考场,让机关干部在陌生地域,连续作业10个小时,让他们及早适应严寒恶劣天候,高原低压缺氧环境,无疑是一次有益尝试。值得学习借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