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如有令,召必回

——记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原主任业务员兼军运员王卫东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 飞 顾 嵘

1月31日退休的人,2月以来已为部队官兵讲解军事运输安全常识6场、解答疑难问题30多个——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货运中心原主任业务员兼军运员王卫东与军事运输的不解之缘被人津津乐道。

王卫东从事铁路运输工作40年,期间会同军代表制定军队装备物资装载加固方案500余套,安全运送官兵8万余名、装备物资1万余台(件),讲授军事运输知识400余课时。

在一些人眼中,铁路运输属于重复劳动,技术含量较低,没干头也没什么讲头。其实,对照“兵贵神速”的要求,铁路军事运输遇到的难题还真不少。比如,过去1辆平板车只能装载1台小型军用挖掘机,受平板车存量和运输时间限制,调拨配发经常晚点。

如果到了战时怎么得了!王卫东立足现有条件解决晚点难题。他根据各项力值计算结果,反复装载试验,巧妙设计出1辆平板车配装2台挖掘机的装载加固方案。这套方案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装载效率,而且将运输成本降低一半,并为改进同类装备运输方法提供了借鉴。王卫东因此获得国家专利奖。截至目前,铁路部门已依据该方案发运挖掘机及尺寸相近装备2000余台。

前些年,某型车辆一进站,就让铁路运输人员挠头,因为对该型车辆的捆绑加固需要耗费大量材料,每辆车作业时间长达3小时。王卫东听说后,联系军代表多次赴生产车间和装载一线查看车身结构、车辆尺寸和重量,终于找到一种让车辆由超限货物变为普通货物运输的办法:卸下车轮降低高度,代以横垫木和方木垫底,以钢丝绳对称拉纤加固,使该型车辆装载时间降至1.5小时。目前,铁路部门已采取这种方法发运该车500余辆。

因工作业绩突出,王卫东先后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匠”荣誉称号和“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东部战区某调度中心军事运输先进个人等荣誉。有人说王卫东搞技术攻关有天赋,了解他的人都说,这些成果都是拼出来的。

一次,在装运某新型装甲车辆时突降大雨,为尽快检查车辆顶端旋转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年近六旬的王卫东徒手爬上车顶作业,带动大家迅速完成装运任务。2019年的春运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运,领导给他安排的任务并不重,他却坚持任务第一、军运第一,大清早就到达现场。

作为军路双方公认的“技术大拿”,王卫东没有一点架子,而且还主动帮助大家出主意、解难题。

2018年暑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九〇一医院接到铁路整列输送任务,这可让助理员林兵犯了愁。原来,医院是第一次派出医疗分队赴西北参加基地化训练,没有跨区投送的经验。这时,王卫东主动找到林兵,带着他和相关人员测量装备尺寸、制订输送方案、开展乘行训练,并为医院官兵普及军运基础知识和安全常识。医疗分队安全抵达演习场后,林兵情不自禁地给王卫东发了一条信息:向为部队演训助力的王大师致敬!

“王大师”这一称谓,表达了部队官兵对王卫东的认可和尊重。听说“王大师”退休了,不少官兵都依依不舍。王卫东说,这些年货运中心培养了多名兼职军运员,他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军运任务。对于我个人而言,如有令,召必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