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两会好声音传到百姓心坎上

——老兵徐恩惠自建“党建汇展室”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见闻


■本报记者 赵 雷 通讯员 周晓伟

“关于实体经济两会有什么部署要求?关于精准扶贫习主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3月18日,面对公司民兵,徐恩惠随机讲了几个两会热点话题。

77岁的徐恩惠是辽宁省盘锦军分区原政治部主任,退休后帮助亲戚打理一家公司的日常事务,在公司员工眼中,他不仅业务能力过硬,而且还是学理论的“明白人”。

徐恩惠告诉记者,跟进学习两会精神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不仅自己要学,还要组织民兵和党员学,盘点学习成果,徐恩惠的眼角笑成了一朵花。

“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党的好声音真正传到百姓心坎上一直是他的追求。”盘锦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为了这个追求,徐恩惠用退休金购买纪念品,借用亲戚的闲置房修建了“党建汇展室”,内存史物700多件,以文图并论、物证并展的形式,展现给参观者。

徐恩惠讲起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头头是道,是因为他脑子里有“货”。选读经典、跟着“讲话”学……长年累月地学习,早已成为徐恩惠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2012年以来,徐恩惠先后购买了上千册党建图书,每个月至少给公司员工上2次课,上课地点就在“党建汇展室”,实物对照和理论讲解穿插进行。采访中,徐恩惠感慨不已:“你光领学还不行,还得多种形式配套学,大家慢慢地就对学理论上道了。”几年来,他带的徒弟也有10多个,个个都成为公司的理论骨干,定期进社区、企业传播党的好声音。

因为党的理论知识过硬,徐恩惠被很多单位邀请去上党课。每次,他都欣然前往,自带茶水一杯、手拿讲稿一篇,讲上一个小时,却分文不要。两会胜利闭幕后,徐恩惠应邀到党政军机关等多个单位传达两会精神,由于来回折腾,他得了重感冒。医生和家人都劝他卧床休息几天,但他说啥也不干,带病一连讲了三堂课。

在徐恩惠看来,深入贴近群众,加强传播手段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大家才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前不久,徐恩惠着手制作党的创新理论“百米长卷”。他在电脑前整整选了3天,共231张图。印刷前,徐恩惠又精心校对,268段讲话,12815字的内容,一字一字从头到尾不知看了多少遍,直至上版印出成品。

内容是理论传播的“本”,好的内容自带流量。“百米长卷”一经展出,就收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参观预约。从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到企业……几乎三天不到,“百米长卷”就要搬一次家。

真学自有芬芳溢。这些年,徐恩惠的“党建汇展室”也火了,相继有北京、上海等地300多家单位前来免费参观学习,最多一天接待10拨参观团。

为开阔视野、积蓄潜力,徐恩惠又开始了新的冲刺——天天打卡登录“学习强国”。他说:“这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是求知何愁鬓已秋。”

记者感言

走向大众方为本

■赵 雷

俗话说,“砍柴不顺纹,累死劈柴人。”老兵徐恩惠痴迷理论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并取得一定效果。他的成功证明,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

凝心才能聚力,聚力才能有成。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到人民心间,才能凝聚最广泛的共识、调动最深层的力量,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更多辉煌与奇迹。让理论走向大众,需要发挥专家、领导“酵母”作用,也需要“草根”的“种子”效应,做到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从而达到“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效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