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完善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围绕“如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毕智勇。他表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应当着眼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法规制度、力量构建和训练演练等方面,通过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强化责任,全面提升国防动员建设水平。
“县市国动委的牌子还挂在人武部”
让“政府主导”既成共识更要落实
虽不穿军装,但从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动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副主任到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毕智勇从事国防动员工作和研究已有20余年。“我国国防动员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他认为,“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我军正在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现有的国防动员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的需要。”
毕智勇认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关键是要完善国防动员组织管理体系。他说,“远看方知出处高”,这些年国防动员由政府主导已逐渐成为军地共识。但是他在基层调研时仍发现,一些县市国动委的牌子仍挂在人武部,“看似是件小事儿,实则反映军地对国防动员谁主导的问题不明确。”
毕智勇告诉记者,“军地双方应遵循‘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在动员体系的不断完善中提高国防动员平战转换能力。”他说:“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国防动员体系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导致动员力量的管理使用和指挥协同机制不完备,从实践中解决国防动员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等一系列问题也难以落到实处。”
他继而谈到,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是队伍的专业素质不高。军事院校尚有国防动员专门研究教学机构,地方高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很少专门设立这方面的机构,薄弱的师资力量造成国防动员管理人才培养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防动员建设。
“一些部队不愿提需求不会提需求”
军地齐抓共管才能避免短板
在动员职能划分上,政府与军队之间简单讲是一种“供需”关系,即“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
“无论需求方,还是供给方,目前都有亟待改进的地方。”毕智勇告诉记者,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需求提报程序不清,一些部队不愿意提需求,也不会提需求,错过了一些在经济项目中贯彻国防要求的机会。在动员能力结构上,传统领域的动员选项较多,新兴领域的较少,也是由于需求指向不明确;在地域上,部分作战方向的动员要求与动员潜力资源还不匹配;在手段上,粗放型的动员方式与精准化的动员需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就会成为保障我军全域作战、联合作战的短板和弱项。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运用体系思维,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合力。”毕智勇介绍说,多年来,围绕军队动员需要什么,地方动员潜力资源有什么,军地有关部门进行了不懈探索,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比如,山西省国动委协调军地起草了《关于推动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2018年8月31日正式出台。《意见》强调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在国防动员中的主导作用,如将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纳入地方统计调查体系,明确统计部门权责;把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期责任目标,纳入机关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纳入巡视监督范畴,加大考核监察力度。
“强化国防意识,明确地方责任,是开展动员工作的基本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毕智勇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过去动员潜力调查由动员机构进行统计,由于渠道不畅,上报的数据出入很大。把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纳入地方统计体系后,不仅发挥了政府统计的优势,而且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
“动员程序不清晰、操作性不强”
尽快完善国防动员法规建设
法规是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有力保障。已出台的国防动员法、人民防空法、国防交通法均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毕智勇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国防动员领导指挥体制、组织体系以及动员力量构成等方面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防动员法规的一些具体条款已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重要经济目标的增多,安全防护的缺失和不到位问题日益凸现。1997年正式施行的人民防空法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规定过于简单,无防护重点、防护手段、防护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作战的需要。”他举例说,“再比如说,现行国防动员法规定,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战区成立后,原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责由谁来承担,需要法律明确。”
毕智勇还建议,国防动员应结合法规建设构建完备的预案体系,确定省级国防动员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系统、各地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公民的职责和义务,并将预案体系上升到制度层面。在此基础上,对已建立的预案及时调整完善,与法律法规形成互补,为实现国防动员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