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有“痕”无“绩”经不起历史检验


■郝东红

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其中专门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早在去年11月26日,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就严肃指出了“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问题。痕迹管理,原本是督促工作落实、责任到人的“好方子”,在个别领域和地区却沦为新的形式主义,根源在于看似有“痕”实则无“绩”,于事业无补,于形象有损,必须进行清理。国防建设领域,尤其要严防有“痕”无“绩”。

记载虽有“痕”,实效难寻“迹”。热衷留痕者只注重形式不看重内容,“雨过地皮湿”,甚至“光打雷不下雨”。如个别县市议军会议而不决、主题泛泛,程序虽走了,文件也发了,但该解决的问题“涛声依旧”,该落实的政策“不见真章”;一些单位军事日年年老一套,现场到了,照片拍了,朋友圈晒了,没有触及心灵、未提升认识,现场虽有“痕”、心中没有“迹”;部分车站军人优先通道虽然设了,但位置隐蔽,人流量大,形同虚设;少数地区优抚工作信息采了、台账建了、照片秀了,但喜报是军属上门自己领的,光荣牌是老兵自己挂的,工作虽有了“痕迹”,落实却走了样。

马克思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痕迹管理本是近年来新兴的绩效考核手段,其初衷是考核单位和个人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开展工作,并以“有图有真相”的形式展现,以便抽象工作具体化,绩效考核形象化。然而有的单位和个人钻起了制度的空子,不把精力用在推动国防动员和基层武装工作落实上,而用在包装材料、粉饰痕迹上。有的慰问优抚对象如走马观花,大搞“留影式”走访;有的应急分队训练、民兵政治教育停留在有登记、有台账、有材料上,大搞“填表式”落实、“卷宗化”展示;有的落实不力、“留痕”卖力,无视保密要求,演训搞随手拍,美化宣传、纸上谈兵;有的甚至为应付检查考核弄虚作假,无中生有,伪造材料。

痕迹主义图虚名,弄虚作假招实祸。基层武装工作功在平时,用在急时,见效战时。处处“留痕”或许可以欺骗上级,骗取虚妄政绩,但瞒骗不了群众,忽悠不了敌人,应付不了灾情。过度热衷“留痕”必然损害自身和基层武装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群众送子参军、青年保家卫国的积极性主动性,损害应急分队军政素质和应急应战能力的提升。试想,作为国防“代言人”的武装工作者不下“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的实功夫,怎么奢求群众“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武装工作平时纸上谈兵、花拳绣腿,战时必然落花流水、折臂断腿!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一些地区之所以“痕迹检查”,一些单位和个人之所以迷恋“处处留痕”,就在于“痕迹”给考核和应考双方提供了简单直接的工作形式。根治“痕迹主义”还需双向协同,上下发力,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改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改进基层武装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树立“不看痕迹看实绩”的导向,坚持多去现场、少看会场,多问群众,少听汇报;推进数据统计的分类管理、实时智能采集和个性化评估,让“复制”“粘贴”等懒人模式无用武之地。基层武装工作当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干民兵创实绩、求认可,一步一动抓好末端落实,真正用留在群众心坎的“痕迹”,提升应急应战能力的“恒绩”检验工作、谋求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