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一大早,几个年轻的迷彩身影出现在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他们支起理发摊、摆上血压计,老人乐呵呵地与他们打着招呼:“早盼着你们来呢,想你们了!”
这几个小伙子都是南京东路民兵连为民服务队的民兵。去年黄浦区人武部组建的这支队伍,是一群“90后”的年轻人,个个自带阳光,用朝气、活力、热情,为身边的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擦亮老民兵们打造的文明“名片”。“黄浦区力争把为民服务队打造成黄浦拥军爱民的品牌、文明创建的品牌、志愿服务的品牌。”黄浦区区委书记杲云信心满满地说。近日,记者走近这支队伍,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带给这座城市的温暖。
新设施:“快闪”的帐篷
2月20日,天刚蒙蒙亮,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来到南京路步行街,动作迅速地搭建起十几个迷彩帐篷。随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开始摆放桌椅、板凳、移动电源等,不到两个小时,近200米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区“竣工”。
那几天,上海多阴雨天气,黄浦区人武部协调有关部门,再次对为民服务区进行了规划,并升级服务摊位硬件设施。“不能让学雷锋总在风雨中,活雷锋为群众服务,我们也要为活雷锋服好务!”人武部政委宋怀金告诉记者,为了布置好服务区,南京东路民兵连为民服务队凌晨5点就赶到了,忙得连口热水也顾不上喝。
“最近天气一直不好,好几位老人的脊椎炎又犯了,非常疼,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吗?”一个服务摊位前,两位来自某敬老院的服务人员焦急地询问。“这种病一般很难根治,可以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平时做一些按摩、牵引,还可借助器具进行辅助康复。”医生边讲解边示范:“看,按摩的手法是这样的。”一旁的为民服务队队员立刻当起模特。
“和你们说说心里话,我心里舒坦多了!”在另一个服务摊位,一位老人紧紧抓住为民服务队队员蒋玲的手,不住地道谢。老人因孩子常年不在身边,感到孤独焦虑,经常失眠。蒋玲给老人戴上耳机,让她闭上眼睛听了几首舒缓的音乐。随后,俩人聊起了家常,活泼的蒋玲把老人逗得呵呵直乐。她们还加了微信好友,约定以后经常“微聊”。
当天的活动一结束,民兵们齐上阵,迅速收起帐篷、桌椅,周围群众纷纷赞叹:这个帐篷“快闪”学雷锋活动真是好!
新模式:智慧的服务
“今年上海市出台的养老政策真是不少!”在为民服务队的活动室,见到民兵吉博宇正在整理一些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小卡片,记者拿起来一看,上面是一条条养老政策,每张卡片内容下方还印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媒体报道的链接、相关解读一目了然。
“今年政府将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街镇全覆盖,家庭医生服务也将走进老人们的生活。”吉博宇告诉记者,为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为民服务队联合驻地多家学雷锋志愿团队,共同开展法律援助、政策解读、健康养老、残疾人关爱等服务,并在“上海黄浦”“豫园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公布服务“资源清单”,征求群众“需求清单”。
“不仅如此,为民服务队与黄浦区两百余家市级文明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等一道,自发参与值守黄浦区四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实现了志愿服务365天常态化和‘15分钟服务圈’。”黄浦人武部部长薛军补充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雷锋活动面临人民群众需求更加多元、志愿服务的标准要求更高等新问题。”上海警备区政委凌希说,为民服务队不断整合资源、拓展领域,实现了由过去的一般便民服务向智慧服务延伸,由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向网上键对键服务拓展。
新成员:青春的印记
3月10日,又是一个周末,为民服务队队员赵昊晟骑着巡逻车,直奔赴豫园景区,执行假日巡逻任务。“现在游客少多了,春节期间,很多场所亮起人流过多的红灯预警。”赵昊晟带着记者来到豫园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他们当时就在这里,一边利用景区大客流数据系统监控预测客流情况,一边对辖区重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目标进行巡逻,整个春节假期都“泡”在这里。
记者问他,过年不能与家人团聚,遗憾吗?赵昊晟笑着说:“这没什么,节假日执勤巡逻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学雷锋是我们应有的追求。”他说,自己是90后,在学雷锋活动中常有人对他能否理解雷锋精神表示怀疑,毕竟雷锋离他们这代人太远了。对此,赵昊晟有话说:“雷锋对于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们感动于雷锋的乐于奉献,敬佩他的‘钉子精神’。为人民服务怎么会过时?怎么能过时?雷锋已去,但精神永在,我们会当好雷锋的传人。”
在为民服务队,沈青云有个响当当的名号:黄浦民兵训练标兵,他在上海警备区和黄浦区人武部组织的训练考核中,多次获得好名次。他对学雷锋也有自己的理解:民兵也是兵,民兵学雷锋最重要的是在本职岗位上苦练武艺,成为一个合格的民兵才能更好履职尽责、为民服务。
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助民服务的民兵陈晓嫣告诉记者,为民服务队的队员不少人家庭条件优越,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有人说,你们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干不长。“这句话不对,我们同样有责任与担当、有热血与执着。自从加入这支队伍,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我们早已将传承雷锋精神化为自觉行动,用热情、头脑、知识,为学雷锋活动烙上我们年轻的印记。”她还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坚持为民服务,群众视为民服务队队员为亲人,除夕夜里,她收到“亲戚”的祝福短信数十条。这样的“亲戚”,民兵服务队队员每人都有好几家。这是信赖,更是对这支年轻队伍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