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议是,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坐在记者面前的刘石磊代表,留着齐耳短发,沉稳自信,语速平缓。作为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某研究所副所长,刘石磊长期致力于毒物分析及化验装备研制工作,是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鉴定数据审核组专家。前不久,由她担任项目总师的科研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化学安全与核安全、生物安全一样,有必要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进行布局与统筹。”刘石磊说,我国有不少实验室具备危险化学物质检测鉴定能力,个别实验室在任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具有较强优势,但因资源、信息与应急指挥未形成良好的共享与联动,它们在我国化学事故救援、重大活动化学安保等任务中未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作用。
刘石磊说:“这一短板在应急救援中显露。例如,在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因救援人员难以快速确证一些危化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进程。其实,天津市一些高校、科研院所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但现场指挥部没能掌握这些情况,也就无法做到就近调用实验室资源。”
多年来,刘石磊所在团队出色完成相关化武军控核查任务,为我国在国际化武军控领域赢得了话语权。她告诉记者:“目前,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分析实验室网络,在执行相关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组织与运转模式非常值得借鉴。”
刘石磊介绍,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分析实验室网络,是借助全球相关各国实验室资源组建而成,共包括18个国家的22个实验室。网络形成后,大大提高了该组织全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效率和能力。
鉴于此,刘石磊建议,借鉴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实验室网络建构模式,以军民共同参与的方式,按照“属地管理、统一联动、分级响应、标准运行”原则,在我国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为反恐检测、重大活动化学安保、化学事故事件救援与处置等提供化学检测鉴定技术支撑。
她的设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相关国家机关或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牵头,以具备相关能力的实验室为骨干,组建实验室的基础网络。二是,在实验室网络内部执行检测鉴定能力的定期比对和指定资质动态调整程序与模式,以有效完成检测鉴定任务。三是,针对疑难化合物、重点分析技术或重点地区实验室等,适时开展分析演练、技术培训、实验室交流等工作,以保证实验室的日常运转与维护。
建议背后
集约与效能
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刘石磊保持着对化学安全问题的关注,这些年,她向人大提交的建议多与此相关。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刘石磊提交的“关于将化学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8年,在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会上,刘石磊做了关于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有关事项的报告,受到高度评价。
刘石磊说:“集约高效是现代化军队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战斗力。这也是‘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