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活用计谋退强敌


■赖 晨

战国时期,孙膑用减灶计示弱,诱敌深入,把庞涓引诱到马陵道,打败魏军。而虞诩却反其道而行之,使用增灶计向敌人示强,保护己方军队全身而退,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东汉时期,居住在陇西一带的羌人屡次起兵,进犯汉朝边境,为了安定局势,朝廷任命虞诩为武都太守,羌人获悉后聚集数千人马,屯在去往武都的必经之路陈仓,阻止虞诩赴任。道路不通,虞诩只得在陈仓附近停下来。当时,护送虞诩的士卒远少于羌军。于是,虞诩让手下放出话,他已经向京师请求增兵,援兵一到,就向武都进发。羌军听到这个消息,以为虞诩胆怯,暂时不敢过陈仓,就分兵到附近州县去抢掠财物。于是,虞诩借羌人分散之机,连夜赶了一百多里路。当羌人得知虞诩已过陈仓,就在后面紧紧追赶。过了陈仓,虞诩立即让士兵在做饭时每人挖两口灶,每过一天增加一倍,并且每天加速行进,羌人察看虞军驻扎过的地方,发现灶坑逐日增多,以为汉朝援兵已经赶来,便放弃追赶虞诩。

然而,虞诩平安到达任职地长亭后,羌人又集合兵力包围长亭。当时,城内只有3000名汉兵,可围城的羌兵却有一万多人。他们日夜轮番攻城,虞诩拼力死守。两军相持不下,已达20余天。虞诩心想:这样长久僵持不是办法,若被困日久,城内粮草用尽,那可就危险了,需求速破敌之策。欲要破敌,首先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想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须把敌人吸引到近处,怎么办?

他传令守城将士,收起强弩,只用小弓射敌。敌人见城墙上不射弩矢,只用小箭,以为弩矢用尽。而羌兵都着重铠,小箭难以射透。所以,羌兵们都大起胆来,蜂拥包围上来,争立破城头功。虞诩见敌人近了,忙令手下换上强弩,矢无虚发,一下子把敌人射死近千人。羌兵一见,方知中计,于是退兵。

自此,羌兵一连两天不敢进攻。虞诩料到敌人攻、退不定,正在犹豫,于是又用起“诈兵”之计,让士兵从东门出城,从北门进城;从西门出城,从南门进城。进城之后,另换衣服旗号,再出城、进城。这下可忙坏了羌兵探子,他们瞪大眼睛数了半天,数出城内汉兵竟有近万名。消息传到羌兵主帅那里,主帅立即传令退兵。虞诩料到这招惑敌、吓敌之计会奏效,便早偷偷派遣500精兵出城,埋伏在羌兵的退路上。羌兵万万没想到城外还会有汉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大败而逃。

有道是:兵不厌诈。战争是敌我双方智谋的竞赛,是斗智斗勇的激烈对抗。在这种激烈的对抗活动中,永远离不开谋略的运用。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谋略也应当不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