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教育厅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征兵工作站在春节前后对入伍大学生士兵及其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并结合活动搞好调查了解,帮助入伍大学生及其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强大学生士兵的荣誉感和尊崇感,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更好落实。
这些年,随着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优惠政策的激励,大批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部队,成为强军兴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士兵的优势显而易见,他们有文化、见识广、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大批大学生参军,让军队的“智”与“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加快了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
大学生踊跃参军,优化了军队人才结构,提升了练兵备战效能。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939年12月,毛泽东起草并发布了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提出:“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战争年代,一些干部战士因为没有文化吃了不少苦。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更加依赖人才队伍支撑,没有高素质人才,军队在战场上就会变成“瞎子”和“聋子”。即使在和平时期,也须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
提高大学生入伍热情,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军人荣誉感和尊崇度。比如,加大对大学生士兵先进个人的宣传,让他们为选择参军报国而骄傲,为入伍后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向往军营、投身国防;完善大学生士兵人才培养机制,让大学生士兵在军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同样受到重用。吸引大学生参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形成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保障、社会上尊崇、待遇上优厚等良好的社会风尚。
习主席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军队打胜仗,人才是保障。地方各级政府、各类高校积极为部队输送优质人才,部队要把大学生士兵培养好、使用好。大学生参军,本身也是在实践爱国承诺,正如习主席在给南开大学8名大学生士兵回信中所说的那样“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