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人:李 刚
2018年1月,从武警黑河支队参谋长岗位交流到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人武部任部长。
交流到人武部之前,我一直在武警部队工作,带兵训练是主业,到了新岗位,面对接兵送兵、走访慰问等工作,我并没有往深里想,可是接下来的事,出乎了我的意料。
刚到人武部没几天,政委说,我们要分别带队去走访慰问军属,还说我没有经验,让我带陈副部长去。我心想走访慰问不就是送点米面粮油,这还不容易?我拒绝了政委的好意。
次日,我和司机小耿带着慰问品先来到前年入伍的杨松岩家中,跟杨松岩的父母简单地聊了几句,放下慰问品,就准备离开,这时杨松岩的父亲说:“谢谢你们,可这些东西我家不需要啊!”我当时也没多想,以为他们是客气,留下东西就走了。就这样,一天下来,我走访慰问了10户军属。
晚上回到人武部,我就跟政委聊起当天的“成果”。政委很吃惊:“我今天就走两家,军属提的需求,我记了好几页纸啊!”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哑口无言。
接下来,政委带我重新慰问我走访过的军属。经过座谈了解到,杨松岩的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一个人在林场种植木耳。我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并没明白杨松岩父亲的心思。
我们连夜召开党委会,决定组织干部定期帮助他们家采摘、晾晒木耳,联系销路,增加家庭收入。
去年3月,在某部服役的赵琦的三等功喜报寄到人武部后,部里决定,由我带队敲锣打鼓将喜报和奖金送到赵琦家中。赵琦的父亲紧紧地攥着我的手不松开,他反复念叨:“真没想到人武部能专程来送喜报,我们作为军属太光荣了!”
这两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走访慰问军属真不是一件小事!之前只是片面地“送钱送物”,却忽略了军属的荣誉需求。正如一位军属对我说,他是多么渴望人武部在春节前到家里走访慰问一下啊!哪怕不带任何慰问品,只是到家里坐一坐,他就心满意足了。其实,常到军属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陪他们坐一坐,才能更好地了解军属所需所盼,开展工作才更有针对性。
春节临近,人武部都在忙着走访慰问军属。这回我不仅给军属送温暖,还坐在军属家的土炕上,跟他们聊聊家常、说说真心话,问问有没有实际困难。几天下来,听到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军人的“娘家人”和军地的桥梁纽带,在关爱军人家庭、增强军属荣誉感、减少他们后顾之忧方面有着极大的政治责任,我们的主动担当是温暖和感动军人军属的力量源泉,必将深深拨动广大军人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必能激发全体官兵备战打仗的火热激情和勇猛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