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铁路公路同时发送,战略物资直达战场。山西省在前不久开展的国防动员演练中,省储备物资管理局以强大的阵容助力三晋经济动员、走进军地双方视线。建设全民国防需要各行各业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日前,记者专访了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来保。
服务国防是初心所系
记者:据省国动委专业办公室的同志介绍,山西省储备物资管理局(以下简称储备局)是主动请缨加入国防动员行列的。这是为什么?
王来保:服务国防建设,既是储备系统的初心所系,又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所需。
战争年代,我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一些兵工厂,后来又从日伪军和国民党军手中接收一批军需物资仓库。山西解放较早,储备部门成立的时间也比较早。一开始储备部门实行属地管理,后来国家建立起上下垂直的储备体系,管理效率提高了,储备内容也转为以战略物资为主。从部队母体分离出来的储备系统,始终把服务国防建设作为须臾不变的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储备系统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新组建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筹考虑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需要,指导我们主动服务国防建设,积极助推军民融合发展。
我们主动向国防动员方阵靠拢,既是职能使命的一种回归,又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自信。几年前,省国动委联合工作组对储备局考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动员潜力数据是实实在在的,储备物资也是实实在在的,凭借现有基础,可以为国防动员建设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对此,全局干部职工感到光荣和自豪!
记者:动员准备工作与单位自身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
王来保:二者是互促双赢、相得益彰的关系。2015年,省储备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反恐维稳演练,增强了应急处突和防护本领;以前不久的演练为契机,我们一方面向国家局申请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组织研发现代化的指挥信息平台,既确保了演练效果,又提高了储备系统应急处突能力。
改革积蓄动员潜力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储备系统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王来保:党的十九大后开始的这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以储备及相关系统为例,以前粮、油、糖、棉等物资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可谓“九龙治水”;现在通过改革的办法进行功能聚合、资源整合、力量融合,使国家能够集中更多的力量办大事抓大事。另外,我们及时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一流技术,不断对储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遂行重大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记者:前不久开展的国防动员演练对储备系统保障机制有什么影响?
王来保:这次演练的一个突出成效,就是探索了扁平化动员的方法路子,即把储备局等相关部门纳入地方动员链条,根据驻军和过境部队需求,当地动员部门与储备系统按照预案完成保障任务,适应了现代战争快速动员的需要。
永葆储备工作者的国防情怀
记者:演练中储备系统、经济动员部门、军事机关三方进行点验交接,标志着物资动员出库过程的完成,那么物资出库后是如何进行核销和补偿的?
王来保:出库物资的核销和补偿将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我们现在重点考虑的是,一旦部队有需求,储备系统如何把屯聚于深山密林的大量物资以最快的方式运出去、送到位。为检验和提高运送能力,演练中我们制定了24小时内完成数千吨物资发送计划。平时怎么演,战时就怎么办,为了保障部队打胜仗,关键时刻我们将全力以赴、尽锐出战。
记者:一些基层单位的荣誉室里专门开设储备文化专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来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山西储备系统的创业者当年是自己勘察选址、自己建设仓库、自己开荒种地保障生活,这使得他们对储备系统的感情很深,对这一系统的地位作用认识很深。只有把这种深厚的感情、深刻的认识口口相传、代代延续,才能使条件艰苦、位置偏僻的基层单位拴住心、留住人,实现创新发展。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大力开展以爱岗敬业、献身国防为核心的储备文化建设,通过以老带新、典型示范、环境熏陶、仪式激励等办法,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锻造出一支随时拉得出、用得上的国防动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