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国防大学交流到省军区,本以为担任人武部政委会很轻松,没想到新岗位压力重重——

边干边学,做新岗位的“小学生”


自述人:信本雷

2018年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干事岗位交流到吉林省扶余市人武部任政委。

从首都北京到边远小城,从院校机关干事到基层主官,新环境、新任务、新岗位对我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任职的这段时间里,我迷茫过、畏难过,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现在,我对做好国防动员这项工作已有足够信心。

交流到人武部之前,我觉得自己在作战部队和院校都工作过,有军、师、团和院校机关工作经历,也有一线带兵经验,担任人武部政委应该不在话下。没想到报到的第二天,省军区“非转专”集训就给了我“当头一棒”——兵役登记、民兵整组、潜力调查、优抚慰问……一个个经常听到、但说不清所以然的专业术语绕着我的脑袋直打转,以往的工作经验、经历阅历在此时无用武之地,直到当天集训结束,我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同期交流到吉林省军区的干部中,只有我一个是从国防大学来的,国防大学的金字招牌让大家对我期望值很高。尽快担起责任、不让原单位丢脸、不让任职单位失望……层层压力让我透不过气来。我想,要改变现状,就要丢掉大城市、高材生的“光环”,从当下做起,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做好每一项工作。

上任之初,正逢征兵工作收尾,我从这项工作起步,白天参加预定新兵役前训练,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向部里的老同志请教征兵工作内容流程,学习掌握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在老同志的帮带下,我很快就进入角色,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在老同志那里寻到答案,再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和理解。

在组织民兵训练工作之前,我以为民兵训练每年就那么一两个月,开展起来应该很轻松,真正参与进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民兵亦兵亦民,我们辖区内适龄编组人员大多常年在外打工,民兵编训不一致问题较为突出,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为改变这一状况,部长和我一起深入乡镇了解在外务工人员情况,从在外务工人员分布到打工方式,从长期工与短期工比例到每年春耕秋收时间,甚至将种水田与种旱田人员的返乡时间差都一一记录。以此为依据,才能分批次安排好训练时间,这些都是民兵训练正式开展前的铺垫工作。一趟跟下来,我才了解,做民兵训练工作,远不止训练场上的那一两个月。

工作一点一点琢磨,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我逐渐从国防动员系统的门外汉变成明白人,也对成为一名国动人有了更多感悟:角色岗位变了,不变的是职责要求、是军人作风。时至今日,我仍时常告诫自己,我仍旧是一名国动系统的新人,必须踏踏实实做新岗位的“小学生”,才能在面对调整改革后的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时,拿好接力棒、跑好新征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