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防部征兵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征兵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新年度征兵准备工作做出部署,并确定1月10日起,正式开通全国征兵网,受理网上兵役登记、应征报名和政策咨询等事项。
消息一出,各地各级兵役机关同步转发,并以多种形式,对网上兵役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征报名的方法步骤、应征入伍的政策规定、体检政审的标准要求等做出解释和说明。这些铺垫性工作,为应征青年参加兵役登记、顺利报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与此同时,应注意到,随着时间推移、工作推进,应征青年和家长的现实想法和思想困惑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征兵政策规定、标准要求,还可能涉及军事常识、国防知识。耐心细致地回答好应征咨询的每一个问题,对兵役机关全体同志是个不小的考验。
“我家孩子想当兵,您说是去陆军好,还是海军、空军好?”“我家是个女孩,她到部队是做卫生兵还是通信兵?”“我从小就喜欢海军,如果我当了海军将会去哪里服役?”“我希望能到航母舰队上服役,怎样才能到航母上当兵……”林林总总的问题,正是应征青年和家长现实想法的真实反映。换位思考一下,在对部队情况不够了解、又对军营充满向往的情况下,产生这些问题实属正常。而兵役机关工作人员的应对解答方式内容与态度,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应征青年和家长对部队的第一感觉,甚至决定他们能否继续保持应征热情。
对于许多应征青年和家长来说,兵役机关工作人员几乎就是他们获得军营生活信息最便捷、权威的来源,是他们了解军营的窗口。及时、全面、客观、规范地答疑释惑,不仅能够引导应征青年坚定从军信念,而且能够为他们步入军营后,尽快适应军营生活、加速角色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能否耐心细致做好答疑释惑工作,是检验一个单位工作作风的标准之一。不断丰富完善的电视播放、报刊登载、网络推送等征兵宣传方式为兵役机关带来便利,但部分单位把政策解读、标准说明、问题回复等事项一揽子推给网络,则是看似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实为“偷懒”。
耐心细致做好答疑释惑工作,考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政策规定要信手拈来,标准要求要了如指掌,陆海空天要样样知晓,宣传引导要体贴温馨。热线电话要24小时值守,保证随时能接通;工作人员要全时在位,保证来访有接待。接听电话、接待来访的人员要层层选拔,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和品质修养,确保热情接待、规范应答、专业解读,避免误解误读。
特别要强调的是,答疑释惑必须杜绝空洞、严禁“忽悠”。回答问题既要讲清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伟大意义,也要说明进入军营后可能面临的困难挑战,引导应征青年和家长正确理解当兵卫国、当兵打仗、当兵吃苦、当兵成长的相互关系,减少思想反复,树牢从军信念。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耐心细致的说明解释,一定会让征兵工作更加顺利。同样,建立在充分了解、彼此信任、真心交流基础上的应征入伍决定,也一定是广大适龄青年最勇敢、最正确、最美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