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路,不禁想起20世纪50年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首名诗:《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那是说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费尽心血修了公路,可因为汽车工业上不去,空荡荡的公路没有汽车,百废待兴的国家没有能力造更多汽车。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就不一样了,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汽车多了,上路却跑不起来。诗人邵燕祥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首诗《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有了车,没有高速路,汽车跑不动。
两首诗,记述的是中国交通和汽车工业的历史。当汽车在中国已经普及时,对高速公路的期待成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梦。路,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日前,由峨眉电影制片厂创作推出的电影《大路朝天》,从一个侧面映照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筑路史,被认为是一部写普通人的现实主义力作。
《大路朝天》没有反映那些宏观的大场景,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一群普通筑路人的人生,讲述他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中国西部筑路事业的平凡故事。正是在这样的平凡叙事中,体现出中国筑路人的高尚品格和无私情怀。观众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西部高山峻岭间蜿蜒曲折的高速路的雄伟壮美,更可以看到中国筑路人不怕牺牲、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豪迈品格。
作品写了3代筑路人的人生故事。项目经理卢桥亮出身于路桥工人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路桥工人。不同的是,祖辈父辈修的是石桥,而卢桥亮修的是现代化的超级特大桥。与卢桥亮相比,唐真红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勇立潮头的开拓者代表,忍辱负重,为了国家的事业,吃得了苦,受得了罪,甚至蒙受莫须有的冤屈。正是有唐真红这样一个优秀工人的群体,才得以创造一个又一个堪称伟大奇迹的工程。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人生的境界得以升华,中国新一代有情怀、有抱负、有理想的筑路工人形象得以展示和表现。
历史证明,那些散发着生活的泥土芳香、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作品,都是老百姓真正喜爱的作品,也是当下我们这个社会特别需要的好作品,这也是来源于生活第一线的创作。《大路朝天》的编导坚持从生活的涡旋中去寻找最美丽的浪花,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去挖掘生活的真善美。
作品中的人物,如唐真红、卢桥亮、江雪花等,每个人都带着极强的生活质感,好像就是从筑路工地刚刚走来。值得称道的是,《大路朝天》的编导攀高原、住山洞、进工棚、涉激流,甚至登上高山峻岭间高达数百米的悬空高架,去取景摄像和体验生活。在大渡河上,他们曾经历过史上罕见的八九级暴风,在离河面数百米高的空中,为取得最佳拍摄效果,坚持和一线工人一样一次次走“猫道”。那些“猫道”,悬于云雾中,人一站上去就浑身打晃、胆战心惊,但是为了表现筑路人的真实生活,编导与演职人员坚持到这最危险的地方。在工人闲暇摆龙门阵时,他们置身其中,与工人交朋友,收集素材。作品中许多震撼人心的画面都是编导们冒着危险在险山峻岭间完成的。我认为,当下中国电影恰恰需要这种对生活的执着精神。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关键要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好。《大路朝天》之所以得到好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对人物的塑造。作品写了3家筑路人的命运跌宕,纵横交错的多重人物故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众生相。不管故事多么曲折,人物关系多么繁杂,一切都围绕筑路有序展开,显得有条不紊、层次清晰。
此外,《大路朝天》还特别注重年代的细节表现。比如一个老工人爱吃的北京大虾酥,在作品中被作为道具成功运用。这是一种象征,一方面日子苦了,爱吃点甜的成了习惯。另一方面,一个大虾酥,一下子把历史的年份和标志展现出来了。不用叙述和说明,观众就知道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这样的细节、情节,片刻间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使作品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沉下心来,认真深入生活,切实体验生活,在创作上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才能打磨出优秀的作品。这是对艺术的敬畏。剧组在奉献了电影《十八洞村》这样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后,又推出《大路朝天》这样感人的平民叙事佳作,它证明一条真理:平民叙事同样可以反映时代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