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后勤保障出问题,曾让美军吃尽苦头,美媒认为

战场需要真懂作战的后勤军官


■贾春牛

美国空军后勤保障人员为F-15战斗机加油

后勤保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保障,人无粮草、车无汽油、炮无弹药,就不可能形成作战能力。可以说,后勤保障的成败关系着战争的发展和结局。为此,各国极其重视后勤军官的培养。近日,后勤军官出身的美国军事学院教官弗雷德·布朗在“现代战争中心”网站刊文,指出美军后勤军官在训练、指挥、协调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为年轻后勤军官的成长提出建议。

“纸上谈兵”要不得

布朗指出,初出茅庐的年轻后勤军官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纸上谈兵。“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意气风发,谈论起各种补给理论头头是道,可惜的是,他们谈论的只是理论。”曾随部队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的布朗说,“他们并不清楚如何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保证油料的安全输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冒着被敌人伏击的危险指挥运输车队前进。而这些,才是一名合格后勤军官必备的素质。”

布朗称,后勤补给人员纸上谈兵的毛病早已有之。因为后勤人员的专业知识通常来源于书本,理论多于实践。“比如,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时,一支后勤支援部队的指挥官在战斗发起前几天才发现,自己的部队原来对战争和战场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极度缺乏实用技术和战术训练,分队指挥军官不知如何指挥油料分队铺设安全输油管线,不知如何为运输机选择合适的空投场,甚至不知如何将种类繁多的弹药型号准确分发到前线士兵手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更糟糕的是,几乎所有年轻后勤军官和士兵都认为,战斗并不是自己分内之事。“结果导致大部分后勤人员临上战场或上了战场才发现,自己在保障别人的同时,根本没有起码的自保能力。”布朗举例称,他到某空降兵部队后勤支援连任职时,发现手下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无法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当时这种状况已持续一年多时间。如此孱弱的自卫能力,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又怎么保证向部队提供顺畅及时的供应、补给和支援呢?”在这方面,美军后勤部队有过血的教训——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后勤部队未做好与敌人交战的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结果导致第507维修连车队在纳西里耶城外遭遇敌人伏击时乱了阵脚,7名后勤人员因此丧生。

布朗说:“我建议所有后勤人员,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应该接受实战部署任务——起码应该经过模拟实战训练的考验。在专业训练外,他们还应该接受战术训练,提高自卫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逐步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后勤保障人员。”

摒弃“人云亦云”的习惯

布朗指出,不“人云亦云”是一名后勤军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他应该勇于担当,排除包括被保障部队指挥官等高级军官在内的干扰,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提出保障物资的囤积规模、调拨类型、供应范围等建议,协助被保障部队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就是消耗,如何保证战争消耗的合理性、优化作战物资补给、保证及时供应和补充,是每一名后勤军官的职责。美军物资供应储备水平以颜色划分,绿色(G)为最充分,其次为琥珀色(A),然后是红色(R),最低为黑色(B)。被保障部队通常都希望物资储备越充足越好。“他们希望(储备)一直处于G级水平,即使A级也被认为与B级无异。”布朗说,“但在战争中这是不可能的。保证所有作战物资的储备都处于G级水平,将毫无意义地消耗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勤军官存在的意义,就是确定哪一种物资储备应该处于G级,哪一种A级即可,从而达到合理调配资源、优化物资供应的目的。”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后勤军官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他拥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品质。“所有被保障部队的指挥官都希望物资储备越多越好,掉落到A级后也要立即补充到G级。如果此时后勤军官建议A级已经足够,那么他承担的将是职业生涯终结的风险——如果建议出现差错,没有人会给他改正的机会。”布朗说,“但这也是我们设置后勤军官的目的所在——我们需要他们向被保障部队指挥官提出最专业、最合理的建议,帮助我们以最小的消耗最大限度地达成作战目的。他们所受的专业训练,是他们提出物资储备水平建议的底气所在。”

“随机应变”的素质不可缺少

布朗指出,合格的后勤军官不应该墨守成规,随机应变、迅速适应新的保障对象,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战场上的后勤保障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你需要根据战斗需要对物资种类、保障手段和技术等作出调整和改进。比如,诺曼底登陆时,美国陆军后勤支援部队给坦克装上“剪刀”,将其改造成路障清理车;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又给普通卡车和突击车挂装装甲,改造成装甲火力支援车。

“年轻后勤军官应该明白一点,即他们向保障对象提供的作战物资或装备,都是基于上一场战争的经验或教训确定的。要知道,过往经验与现实总会有出入,不可能照搬照抄,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比如伊拉克战争后,在巴格达巡逻的美军最初是没有装甲的,后来不得不根据需要进行特殊装甲订制。后勤部门还推动研发了可应对路边炸弹的轮式战术卡车。”

另外,后勤军官还应该具备快速适应新作战装备并作出适应性保障调整的能力。布朗认为,当某种新技术或新装备投入使用时,后勤人员往往没有足够时间接受充分的适应性保障训练,军方也不会为满足该技术或装备的后勤需求额外征召保障人员。“此时,后勤军官应该做的,就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边学边适应,快速掌握新技术或新装备的保障特点;同时,他们还应该就新技术或新装备相关问题与被保障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克服保障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让新技术或新装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具备作战能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