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董仲舒有句名言:“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意思是说,贤明之士,应当遵循正道,不应急于取利;应当恪守理性,不应急于求成。
建功立业,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作为和追求,唯其如此,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然而,有些人干着干着就急功近利起来。有的刻意为之,有的盲目随之,有的起步偏航,有的中途转向。糊里糊涂也罢,明目张胆也罢,此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和克服,既影响各项工作的质效,也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万万忽视不得。
急功近利与建功立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必须分辨清楚,定好取舍。建功立业是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以百姓之心为心”,做造福万代的事;急功近利则是私字当头的把戏,把工作当成追名逐利的筹码,于己有利则不顾实际大干快上,于己无利则搁置一旁,干的是损公肥私的勾当。建功立业者大干苦干,任劳任怨,发扬的是艰苦奋斗的作风;急功近利则是抄近道、图轻松,搞的是投机取巧的行径。建功立业是打基础顾长远、惠及子孙万代的广阔胸怀,急功近利则是顾眼前忘长远的鼠目寸光。由此而论,前者高尚,后者卑俗;前者宽阔,后者狭隘;前者公字当头,后者私字缠身。所以,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急功近利。
古人云:“人能一其心,何不如之有哉?”。若建功立业,就要克服浮夸浮躁,扎扎实实,把“建功必须有我”与“功成不必在我”融会贯通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干事。克服抓机遇变投机的行为,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树恒心、立长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取悦于民更要取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既解决群众的“要”和“盼”,又要顾及群众的“长”和“远”;既要考虑可操作性,也要讲求可持续性,决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留下遗患和骂名。要立“坚忍不拔之志”,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著得眼高,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目光短浅,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促应付,有条理、有板有眼地做好一切工作。要勤字当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勤能创新,勤能沟通心灵,勤能打造形象。勤字如影随形,一切不在话下。
郑板桥曾这样告诫:“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雨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建功立业在路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诱惑,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守住底线,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方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