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主任饶道良从事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研究近30年,在探索历史的同时,也见证了博物馆的变迁——

“小土楼”蝶变“一号工程”


新老序厅对比。刘长生摄

讲述人:饶道良

江西省遂川县人,1967年出生,1989年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作至今,现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主任。

整理人:郭冬明 龙礼彬

今年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馆70周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这个在博物馆工作了近30年的“老井博”也幸运地成为博物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高速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现在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功能先进、展品丰富、游人如织的多元化博物馆,跟30年前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1989年8月,我刚大学毕业,当拿到去博物馆上班的派遣证时,兴奋得整宿都没睡着。在去井冈山的班车上,我想象着博物馆肯定很气派。然而,一下车,我就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心中想象的高大上的博物馆,只不过是一处仅两层楼高的“小土楼”,灰扑扑的,一点都不起眼。

走进博物馆,里面的光线阴暗,潮气较重,空气中还掺杂着一股霉湿味。整个场馆建筑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每天最多也只能容纳8000名游客参观,一到旅游旺季,常常人满为患。

那时候,馆内的展示手段比较落后,陈列内容单一。展示物只有照片、雕塑和文物为主的“老三样”,简易的陈列架上摆放着一些诸如锅、碗、瓢、盆、草鞋之类的文物,墙上悬挂着用木相框装裱起来的老旧照片、油画,地上设置了少许的雕塑和沙盘,整个陈列室看起来十分简陋。

当时的井冈山交通也不方便,很多地方都不通公路。为了充实博物馆内的陈列内容,我和同事经常翻山越岭去老百姓和革命后代的家里收集整理文物,一边帮助老红军家里干农活,一边聆听他们给我们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故事,晚上回到单位后,我们还要连夜对这些史料进行梳理。

这样的境况持续了10来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

2005年,中央拨款对博物馆进行重建,并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一号工程”。重建后的博物馆依山就势,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成为具有井冈山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新博物馆占地面积1.782公顷,总建设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就有8436平方米;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

新馆除大量增加陈展面积外,还根据博物馆的功能,增设了报告厅、影视厅、多媒体展示室和咖啡休闲室等服务场所。

在陈展方式上,力求通过现代化的展览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提升场馆与游客的互动。在传统陈展方式外,还增加了19处融陈展、造型艺术与声光电、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大型场景。

就拿序厅来说,当观众走进序厅,就像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战场:巨大的自动移合式LED电子显示屏中突然“雷电”轰鸣,“枪炮声”不绝于耳,非常震撼,用一场现代化的声光电交织的视觉盛宴把观众带入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让参观的效果真正达到入耳、入眼、入脑。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打造得越来越宏伟,功能建设得越来越齐全,每年前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这个“老井博”常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当年的二层“小土楼”居然会变化得如此惊人、喜人。更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博物馆的场馆、设施如何变化,井冈山的精神都是其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始终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号工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