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个老兵的孝道


■杨玉辰

在我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陆续结交了许许多多穿军装的朋友,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至今尚能念念不忘的朋友已屈指可数。而时常活跃在我脑海里且最令我钦佩的,就是老战友张福铭。我之所以钦佩他,不只是他的人高马大、相貌堂堂,也不只是他的为人厚道、乐观向上,更是因为他的敬老爱老、孝道传家。在我的朋友圈和老部队里,他一度被誉为“军中孝子”。

我和张福铭认识是在石家庄一所军队院校里。那时,他是军校学员,我是机关的宣传干事。他因为学习优秀、爱读书和善钻研,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员。后来我发现他能写会画,就让他兼任政治部的业余报道员。由于我俩经常在一起撰写材料和研究稿子,渐渐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次,他约我到家里去研究稿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目的,是让我看看他新分的三室一厅的团职房,也顺便结识一下他刚搬来没几天的妻女和父母。他先是热情地招呼我到客厅落座,再拉着我到主卧室见他的父母。主卧是一间向阳的大房间,足有十七八平方米。虽然装修简单,摆设也多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老式家具,但给人宽敞、豁亮、和谐、温馨的感觉。两位老人坐在双人床的一角与我聊天,一种幸福和满足感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流淌。我扭头问福铭:“二老就住这一间吗?”他点点头。我顿时吃惊了:我到过多少战友的家,哪一家不是把宽敞的主卧室留给自己和妻子住呢?而他,实在是罕见的例外。福铭看出我的疑惑,便解释说:“两位老人在农村受了一辈子苦,如今,该我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享享清福了。我这3间房子呀,阳面的大卧室给父母住,次卧室给女儿住——她每天还要做作业,得豁亮一点,我和爱人就住阴面那间小屋喽!”“那你爱人没意见?”“她呀,比我还讲孝道。前些年谈对象时,孝敬老人、与父母同住是我重要的择偶条件,为此,我连谈了3个对象都吹灯了,只有她,欣然接受了我的一切行孝条件,我们这才一拍即合。”说话间,他妻子进来了,接茬说道:“谁跟他‘一拍即合’呢,我因为从小就失去双亲,嫁给他就是想补补我为父母尽孝这一课!我们俩是一个‘孝’字连成一家的!”临别,我感慨地对福铭夫妇说:“你们俩这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从张福铭嘴里得知,孝道是他家的家训之一,祖祖辈辈都有严格的敬老传统和尽孝规矩,譬如:聚会时,二老不落座,晚辈不许坐下;就餐时,二老未动筷子,晚辈不准动筷子;妻子买衣服时,要同时给两位老人买,质量、价格还不能相差悬殊。这样苛刻的规定,贤惠的妻子竟然一一答应,一一照办。福铭常说:“老人舒心健康地多活几年是后辈的福。”因此,他自己有病,常常“一扛就过去了”;可父母有个头疼脑热,他“宁愿‘小题大做’,也不愿因有一点马虎造成永久遗憾”。有一年,母亲得了腿痛病,走路一瘸一拐。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这种老寒腿是一种老年常见病,没什么特效药,找中医按摩能缓解病痛。福铭经过四处打听,得知一家医院有个会按摩的老中医。于是,他每天用旧自行车驮着母亲到6里地以外的医院去按摩,每逢上下台阶,他都把母亲背上。每天晚上,他还按照医生要求,用中药为母亲泡脚、做艾灸和用手按揉。经过半年多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的治疗,母亲的老寒腿竟奇迹般好转,终于又可以带着孙女逛公园了。福铭逢人便说:“俺娘福大命大。”而当有人问及他如何对母亲无微不至地关照和求医问药时,他却三缄其口,一笑了之,从不轻易“泄密”。

福铭对人和善,但对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小偷、骗子有很高的警惕性。一次,他领母亲上街买东西,为了方便搀扶母亲,就把手里的提包递到母亲手里,一边走一边和母亲说话。这时,一个留小胡子的家伙从母亲身边一挤而过。当福铭搀住就要跌倒的母亲时,意外发现母亲手里的提包不见了,手背上还留下一道血痕。一个大孝子怎能容忍母亲受伤害?身材魁梧的福铭把母亲扶到路边后,几个箭步扑向前去,先牢牢扯住小偷的衣角,再一个扫堂腿,把那家伙绊了个狗啃泥……当福铭把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时,民警握住福铭的手久久不放,一边赞扬他“见义勇为”,一边回身对福铭的母亲说:“您养了个一身正气的孝顺儿子!”没过几天,市公安局派人送来一封表扬信和一张治安协理员的聘书。从此,每逢节假日,福铭就在街上协助民警维持治安和抓小偷。他这样解释这份“编外工作”:“这是为了保护更多的老人和孩子,为更多的人尽孝尽爱。”

张福铭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本市工商局任个体处处长,这一来,整天围着他转的,都是些富翁大款。可对这个“肥得流油”的工作,他只干了一年就提出调离。一次,我跟他在小饭馆聊天时,他向我道出了调离的原因。

“要说在工商局工作‘肥得流油’,那不假,对贪官确实是个肥差;可对本分人,却是个灾难。就说那年春节前吧,我家一天24小时不得安宁。大大小小的送礼者均匀有序地找上门来,什么高级香烟白酒,什么购物券和装有现金的红包,硬往你手里塞。不当官不知道,当官后才明白:拒绝送礼者要比推动一项工作还难。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不能在这方面犯错误呀。父母常讲:当官就要当清官,万万不能当那千人指万人骂的贪官。我想,牢牢记住前辈的叮咛,不也是孝顺嘛!为避免与送礼者见面,我故意过节那几天不在家,一切由妻子‘坐镇挡驾’。妻子还真是个‘女包公’,对死皮赖脸的送礼者丝毫不留情面,轻则严词拒绝,重则把礼物往外面扔。就这样,她接待了上百个个体户大款,竟没有收过一分钱的礼品贿赂。可等春节过完,妻子就找到我求情了:‘咱可不能干这个离贪官太近的危险工作了,能调动就调动,能辞职就辞职,就是当个平民百姓,也不能当贪官啊!’”

经过一番周折,福铭的调动请求终于得到批准:从工商局个体处调到老干部处当处长。消息传来,一家欢喜。我不敢说这种“逃避”的做法多么高尚,可对于这个本事不大的农民儿子来说,也算得上是力所能及了。他在上任的第一天与上百名老干部见面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为人,要懂得感恩。在家,我得感父母的恩,当好孝子;在外,我要感前辈的恩,当在座的老干部的孝子。感谢上级给了我当前辈的孝子、报老干部恩的机会。希望大家把我当成亲儿子看待,多给我为大家尽孝尽力的机会!”

这些年,由于年龄原因,我与福铭的交往少了,但从电话中得知,他把老干部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据他的老伴“反映”,他整天与老干部“混”在一起,练书法啦,画国画啦,唱歌跳舞啦,登山舞剑啦,每天回来都乐呵呵的,人也显得年轻许多。据说,在他的率领下,许多老干部出了书画作品集,举办了书画展,有的展览还进了北京,获得上级机关的表彰和奖励。

这个孝子福铭啊,不仅对“孝道”这一家风身体力行,也将其传播给后辈和千家万户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