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重心在右的士兵


■王子冰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木斯岛冰山脚下的前哨班在视线中若隐若现。

四级军士长赵建星颠着步子,顺着蜿蜒的山道慢慢跑着,雪花落了满头满脸。他的奔跑姿势十分怪异——身体前倾,脊背直挺,跑动时右肩耸动的幅度很大,带着身子向右倾斜,似乎重心都在右脚。

“他的左脚有旧疾。”连长陈伟跑在赵建星一侧,看向他的眼神里有叹惜和不忍。

时针拨回7年前的夏天。赛场设在戈壁深处,虽是傍晚,余温未退的日头迟迟不愿落山。身为通信维护分队长的赵建星带着3名战士,进行赛前最后一次适应性训练。

6米多高的电线杆孤傲地矗立着。赵建星检查了一下地面的沙土,比之前训练场地的土质略有松软。他拍拍手,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旁边计时的战友口令刚下,他便如猿猴一般一跃而起,三步上杆、勾杆打结、攀登固定……

“班长要破纪录!”上等兵周日月掐着秒表,预判着成绩。

到“飞步下杆”时,赵建星从6米高的杆顶纵身跃下,然而没等战友欢呼,他陡然觉得左脚钻心地痛!

他以为只是扭了一下,朝战友们挥手示意没事后尝试站起来,不承想左脚刚一用力,便痛得一头栽倒在地。

赛场的临时帐篷里,当被军医确诊为“足内踝粉碎性骨折”,赵建星傻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将缺席不久后的提干考核,也是他最后一次提干机会。当晚,赵建星一夜未眠。

半个月后,做完手术的赵建星回到连队,因为脚踝植入了钢板,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只能站到训练场上担任技术指导。虽然每天和战友谈笑依旧,但越来越稀疏的头发让大家明白他心底的沮丧。

又是一年军事比武,虽然参赛名单里没有赵建星,但连队执意让他跟队保障,因为参加比武的战士都是他的徒弟。或许是为了让师傅走出阴影,徒弟们格外争气,拿下通信专业3个课目的3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通信维护分队也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

颁奖那天,战士们把奖牌放到一边,高高举起赵建星……

随着伤势恢复,赵建星慢慢投入训练,但左脚留下后遗症,平时走路看不出来,跑起来总会给人重心在右的感觉。

那个冬天,赵建星离开工作了9年的通信维护分队,来到木斯岛冰山脚下的达尔汗边防连。临行前,他带上一张已经被撤换下来很久的“龙虎榜”,榜首还写着他的名字。

从前哨班跑到达尔汗边防连,赵建星和陈伟用了36分钟。7公里的山路,加上下雪天,这个时间已经很快。然而赵建星还略感不满:“上次跑下来是多久来着?34分?”

陈伟无奈地看着他:“上次没下雪。”

连队每隔两三天都有车到前哨班,运送给养或者执勤换防,官兵有事的话一般都会乘车回连队,但赵建星总是跑回来,不管什么天气。虽然他跑起来的姿势有点奇怪,但令人不敢小瞧,因为他至今仍是连队长跑纪录保持者。

初来达尔汗时,赵建星是二班的代理班长。因为受伤留下后遗症,每次训练都跟不上进度,三番五次把军事训练流动红旗拱手让人,这让赵建星感到有心无力,甚至有了退伍的心思。

一次年中考核,在连蹲点的参谋长杨全喜也在参考之列,从紧急出动到5公里武装奔袭,从占领阵地到夜间射击,带着实战化背景的考核进行了一整天,杨全喜始终站在排头、跑在前头,而考核结束后,他扯下后背裹得紧紧的棉布时,腰上已经青紫一片。赵建星这才知道,参谋长是旧疾复发,带伤参考。

“如果心里有胜利,你想站起来,就站起来了!”杨全喜的一句话让赵建星醍醐灌顶。

赵建星开始给自己制订训练计划。他根据连队周边冰川、草原、沙漠、丘陵等地形多变的特点,参照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特莱克”训练法,在多变的环境中根据地形地物进行一系列不定时间、不定距离的加速跑、反复跑甚至快速冲刺,打造属于自己的“速度游戏”。

海拔3100米的冰山执勤点,初来乍到的官兵行走都会大喘时,赵建星开始了“冲山头”,向着更高的海拔冲刺,3200米、3250米、3350米……每一个高度都留下他挑战的足迹。

因为奔跑,他熟悉了连队的每一寸防区;因为看遍冰山河谷的雄伟峻美,他对边防的热爱与日俱增。当军事训练流动红旗终于留在二班宿舍的墙壁上,赵建星退伍的心思已经烟消云散,凭着优秀的训练成绩晋升四级军士长。

“站起来了,就再不会倒下。”赵建星说。当风雪终于消停,远处冰川的轮廓显现出来时,这个重心在右的士兵,仰望木斯岛,挺立如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