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国“坎普”山火检验出了什么


■石纯民

近日,燃烧半个多月的美国“坎普”山火终于在降雨的帮助下被扑灭。若没有这场及时雨,加州消防部门预计,山火将烧至明年年初。这场来势汹汹的山火导致近90人殒命、200多人失踪、摧毁近1.4万栋房屋。

很多人不相信,经济和科技如此发达的美国,为何对一场山火徒叹奈何?

答案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姗姗来迟。姗姗来迟的官员、姗姗来迟的救援令和姗姗来迟的救援力量。

首先被诟病的就是美国引以为傲的“契约式”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政府官员面对灾情没有绝对的救援义务,所以就出现了官员各自出逃保命的一幕。其次,美国政府低下的办事效率则是这场山火的“帮凶”。救灾,尤其是火灾,就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营救。由于各部门间的利益斗争,美国政府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耗时数月。实际上,“坎普”山火初期火势并不大,相关部门却因陷入事故责任谁负责、救援资金谁来出等琐碎问题中,导致错失了最佳救援时间。另外,西方极力推崇的个人主义导致民众内部缺少团结。当灾难来临,民众往往是能跑则跑,让原本就不给力的政府救灾动员行动雪上加霜。

灾难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检验。检验什么?检验一个国家应对灾难的能力,检验部队的战斗力,检验领导干部的责任心,更检验民族的凝聚力。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是,当灾难来临,我国“军民团结一心,有灾难大家一起上”的担当精神让我国的应急救援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非典”到“汶川”,从“九寨沟”到“莫兰蒂”,每一次灾难面前,中国军民都能迅速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众志成城的背后,是因为我们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各级建立救灾机制,责任具体到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始终冲锋在灾害第一线。一旦灾难来临,我国政府立即启动救灾机制展开救援;解放军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各级领导干部各司其职,坚守救灾一线。

自然灾害与人类历史并存,正如疾病与生命并存一样,不能避免。但只要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军民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被战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