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低谷中奋起,在创新中卓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0多颗卫星,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

中国航天从这里走向世界


讲述人:江晓华

江西景德镇人, 1983年9月入伍,1991年5月入党,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高级工程师。

整理人:何 玲

11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42颗、第43颗北斗卫星。至此,我国圆满完成北斗组网部署,迈出了中国北斗系统走出国门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改革开放后,西昌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备受世界瞩目。1986年“中国箭”发射“美国星”的消息,更是点燃了无数青年航天报国的激情。次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大凉山,成为西昌发射中心气象预报员,投身到“亚洲一号”卫星任务的紧张备战中。

在这场大会战中,我们凭借“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仅用14个月建成“亚洲第一塔”,赢得了世界赞誉。根据中美协定,卫星发射将于1990年4月20日前进行。同年2月底,带我的老高工、气象专家吴传竹经过分析研判,建议发射时间瞄准4月5日19时左右。但美方质疑说,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也只能提前预报半个月的天气状况,且准确率仅为60%,更何况是设备落后的中国。因此,他们坚持4月7日19时左右发射。

后来看, 4月5日确实是最佳发射窗口。4月7日,发射场上空雷雨不断,原计划不得不推迟。此时,吴老又根据最新云图和雷达系统的监测数据判断:当晚21时前后,将有云空漂移到场区上空,持续约40分钟。指挥部研究决定,抓住这一时间窗口完成发射任务。就这样,短暂的云开为火箭放行,也使中国成为继美、法之后,第三个打入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然而,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至1996年火箭发射任务接连失利,令中国航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1997年“风云”卫星发射时,我亲眼目睹了天气预报失误导致的任务终止。那时,我们没有气象卫星,地面观测系统也不够完善,只能用日本“葵花”卫星2个小时出一张的云图窥探一二,再凭借经验来研判天气。云图上1厘米代表现实中的100公里,而发射场区仅方圆10公里,没有可靠及时的云图资料,想要准确预报局地生成的强对流天气,太难了!

困难面前是消沉,还是奋起?重担在肩,西昌航天人把“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质量箴言立到了发射塔架旁,立誓要让火箭再次腾飞。西昌航天人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苦练技能,严抓管理,率先运行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一流航天发射场接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西昌航天在低谷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

气象预报是概率性预报,但航天发射不能建立在概率上,必须力争100%准确。为了实现万无一失的目标,这些年,我们气象团队以不服输的精神不懈拼搏,解决了气象保障技术的一道道难关。我们自行研制的发射场区雷电检测预警系统,历时两年完成的《孟加拉湾云系与场区天气关系研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提出的“双锋学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气象理论在发射场区天气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气象预报水平……预报准确率从上世纪的50%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保障了一枚枚火箭的顺利点火。

如今,“风云四号”卫星云图早已让微信上的地球转身;如今的发射场,也让华夏儿女有了“又双叒叕发射”的从容和自信。

壮歌前行四十载,初心不变始如一。未来,我们还将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继续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让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