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经过逾6个月飞行,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将于北京时间11月27日在火星着陆。不过,着陆前,“洞察”号火星探测器还要经历“恐怖7分钟”考验。
像其他火星探测器一样,“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整个任务分为发射、巡航、进入下降和着陆、表面操作4个阶段,其中,风险最大的是进入下降和着陆阶段,不少火星探测器都在这一阶段夭折。
路途漫漫风险高
迄今为止,人类共发射40多个火星探测器,成功率只有50%,因此火星被称为“探测器坟场”或“死亡星球”,主要原因在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探测器要飞几亿千米才能到达,所以对其发射、控制、通信等技术提出很高要求。
例如,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和可靠性要很高,最好用大推力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否则需要消耗更多自身燃料和较长的飞行时间加速,从而影响其寿命。
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地球发送到火星的无线电信号单程需20分钟左右,通信延时对火星探测器的自主控制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另外,火星探测器还需配备可靠性更高的通信设备,即便这样,仍有不少火星探测器因通信故障在太空中失联。
由于路途漫漫,在飞往火星时,火星探测器要进行比月球探测器更多次数、更高精度的轨道修正。假如火星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近地点有1米/秒的速度误差或1千米高度误差,飞到火星附近时将产生10万千米的位置误差。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在抵达火星表面前,先后进行过4次航线修正。
由于火星探测器远离太阳,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大减弱,这就要求火星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翼性能很高,如果使用核电源,则要解决安全性问题。另外,还要警惕太阳风暴。日本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原定于2003年12月14日进入火星轨道,但在2003年底受太阳风暴影响,电路系统出现故障,变轨发动机无法启动,最终导致“希望”号没有切入火星轨道,以失败告终。
着陆火星难上难
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有多难?有人打比方:相当于从巴黎打一杆高尔夫球,正好落到东京某个球洞里。这是由于通信延时太长,所有数据都要提前注入。在火星探测器切入火星轨道过程中,如果切入点离火星过远,则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如果切入点离火星太近,则可能坠毁于火星大气层。
要在火星表面着陆,难度就更大了。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遥测和遥控信号已经非常微弱,加上通信延时,整个着陆过程完全依靠火星探测器自主进行。例如,进入大气层时,火星探测器的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能否按程序工作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一名美国科学家曾这样形容等待火星探测器着陆时的心情:就好像丈夫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一样。
许多火星探测器都在这一阶段功亏一篑。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夏帕雷利”着陆演示器在着陆前,因一秒钟的计算失误,降落伞与防热罩提前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着陆演示器硬着陆而撞毁。
着陆方式各不同
目前,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软着陆方式,主要有3种。
一是气囊弹跳式。这种方式简单,成本低,只能满足小重量探测器软着陆要求,着陆精度不高。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都采用降落伞+气囊弹跳方式。
二是反推着陆腿式。这种方式复杂,成本高,可满足重量较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着陆精度较高。“洞察”号、欧洲“猎兔犬2号”“夏帕雷利”着陆演示器等,都采用降落伞+缓冲发动机反推+着陆腿方式。
三是空中起重机式。这种方式最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可满足重量更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能精确着陆。携带“好奇”号火星车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采用降落伞+缓冲发动机反推+空中起重机方式。
此外,为完成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任务,美国还在研制新的火星着陆装置和超声速反推技术。后者是为20吨以上的大型航天器实现安全进入和着陆做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