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双11”的启示:得数据者得胜利


■石纯民

昨晚落幕的“双11”,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欢。截至11月11日20时本报付印时,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布的网络销售数据,全网总销售额又创新高。“双11”自2009年面世以来,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从第一年的5000万元销售额,到2017年某一家电商就达1682亿,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信息技术专家都从各自角度作了深刻分析,均有道理。笔者从“双11”获得的启示是: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得数据者得胜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登录电商APP,推送的广告和自己近期搜索过的欲购商品有着极高的吻合度。不必讶异,这些都是电商通过大数据计算采取的营销手段。电商对用户购买行为和生活习惯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出用户的购买周期和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商品,以提高购买成交率。例如,苏宁智能客服“苏小语”,不仅能把用户最想买的商品处于最低价时的信息告知用户,还能推算出你潜在的欲购商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客户数据的收集分析基础之上。

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人们曾经以采集食物为生,而今天或今后,人们可能要以采集信息为主,尽管这事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对数据的争夺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军事领域也是如此。未来战争将走向智能化,高技术对战场的重构,反映在信息维度上就是战场数据量的急剧攀升,海量数据正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谁掌控了数据,谁就赢得了先机。如美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一次小型反恐行动,美军的陆基、空基及天基侦察系统就运转了一天,产生了53T(太比特)数据。有外媒说,今天美军已经到了没有大数据分析就打不了仗的地步。

占据数据仅是打赢战争的第一步。未来战争需要精准筹划和精确指挥,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海量数据进行再挖掘开发的基础上。今天,云计算、智能算法等能帮助人们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精准信息,推测出具有高价值的情报,以消除“战场迷雾”,为军事行动提供决策依据。近几年,美军不断资助相关机构研发大数据相关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打造“战争数据加工厂”。

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化联合作战、全域作战,谁能有效利用数据,同时渗透、污染、破坏敌方的数据源、数据链、数据网,谁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未来战争中将是“兵马未动,数据先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