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消息报》报道,俄国防部最近对《关于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组织补充合同制士兵(水兵)、士官(海军军士)和准尉(海军准尉)的命令》相关条款进行修订,规定俄公民入伍前须说清海外关系等情况,若不如实报告,将无法签订服役合同。俄军事专家认为,该举措有助于收紧“入口关”,进一步扎牢军队保密工作“篱笆”。
修订案对未来合同兵候选人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并开列问题清单,要求候选人书面回答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出国情况”,要求回答“何时、到哪儿、以何目的出国等”;候选人还须说明是否拥有护照,以及是否有外国亲属等事项。如果申报不实,国防部将不会与其签订服役合同。如果在服役期间被发现有隐瞒情况,将开除处理。
此外,服役合同后面还附有表格,要求回答如下问题:家庭状况如何、常驻地在哪儿、候选人及其近亲属是否受过刑事处罚(何时、何因和何种惩罚措施)。候选人还必须回答,是否拥有外国国籍,是否曾经把俄国籍更换成外国国籍(此前的国籍、何时及因何原因更换)。
俄“近卫军”创始人热尔杰夫认为,上述表格里的信息有助于规范选拔和确定军队所需人员。比如,根据国外是否有亲属定居等情况,确定候选人可以接触的专业和接密等级,对不合格者预先进行筛选和淘汰,从兵员“入口关”上打好部队保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