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工作,其运行方式科学合理,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随着人防实战化训练的兴起,优化训练运行方式,改变不利于防护能力生成的习惯做法,已成人防系统当务之急。
科学划分训练阶段,解决施训时间偏长难落实的问题。我国人民防空训练实行周期制,以5年为一个训练周期。显而易见,只有把长达数年的训练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才有利于训练落实。
人防指挥部、人防机关、信息保障中心、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可采用“前2年打基础、第3年逐级合成、第4年综合演练、第5年总结提高”的阶段划分方式开展训练;群众防空组织可结合队伍整组同步训练,按照自然年度划分基础训练、要素集成和演练评估3个阶段;居民群众可结合防灾减灾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参加训练。
实行分级分类训练,解决低层次循环的问题。人防训练对象众多、专业繁杂,而且人防指挥部、群众防空组织、居民群众等训练对象每年变化较大,年年上一年级、低层次循环的问题非常突出。人防部门在组织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分级递进、逐级提高的思路,系统设计周期内的训练内容和标准,实行分类分级训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防部门可每年组织省、市两级人防指挥员培训班,对指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县级人防指挥员的培训由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人防指挥部负责。人防专业队伍每年组织一次骨干训练,新入队的专业队员及时参加基础训练。
志愿者队伍则区分专业和等级开展训练,其中高等级的由人防部门直接组织,低等级的由人防志愿者机构自行组训,训练成绩作为晋级的依据。居民群众重在加强防护技能培训。大、中、小学生完成不同层次防护训练后,人防部门发放相应合格证。
建立联训联演机制,解决人防部门大包大揽的问题。按照“谁牵头谁组训,谁有任务谁参训”的原则,明确人防指挥部各个成员单位职责及协调程序,确保成员单位按照战时职责落实训练任务,改变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由人防部门大包大揽的现象,确保平时训练内容与未来行动目标相一致。
合理划分国家、省、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三级重点防护片区,由区域中心城市牵头,建立由军地双方参加的领导小组,健全联席会议、规划计划、情况通报、督导检查、考核考评等制度,形成常态化开展人防跨区域支援训练的机制;还应充分借助院校、驻地部队、训练基地、科研机构在指导和保障军事训练方面的优势,协调开展观摩见学、联合教学、联合演练、联合攻关,培养人防训练骨干,促进训练水平提高。
滚动修订训练法规,解决组训过于随意的问题。人防实战化训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着眼形势任务的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训练法规内容。2015年7月,国家人防办颁发《人民防空训练规定》和《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从此,人防训练与考核有了基本遵循。当前,应尽快出台配套条例,细化人防实战化训练的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
当前,基于信息系统集成训练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人防训练的重要方式,基地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人防训练的重要手段,应急支援行动训练已成为人防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部门应在系统总结训练经验、提炼训法做法的基础上,使之固化成法规内容,为规范人防实战化训练提供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