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在中秋节后落下帷幕。战前被国民党视为“固若金汤”的济南城防,在我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之下,仅据守8昼夜就被攻破。济南战役的胜利,得益于我军城市攻坚战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也是华东野战军指战员灵活运筹的结果。这一胜利,大大鼓舞和坚定了解放军打大城市、打大规模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
料敌制胜运筹帷幄。济南战役中,解放军指战员面对国民党军王耀武部固守待援、兵多城固的顽抗态势,并没有简单蛮打硬拼,而是利用敌心理误判,“以战争的不确实性给予敌人,而给自己以尽可能大的确实性”。战役前,我军一反过去围城打援的战法,而是攻城、打援双管齐下,华野苏豫皖各纵队及苏北兵团推迟北上打援、阻援的时间,与位于鲁西南的友军协同造成夹击徐州之势,使敌人形成我将先攻徐州、后夺济南的错误判断。同时,华野攻打济南的攻城部队分东西两集团昼伏夜行、隐蔽开进,9月15日、16日突然出现在济南附近,济南守敌如梦初醒、仓促迎战。战役发起时,解放军又一改过去选定一个主攻方向的习惯,实施“四面合围、多路突破、向心钳形攻击”的战法,使国民党军难以辨清解放军主攻方向,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在兵团下达的命令中,攻城东线集团本来担任“助攻”任务,但东线集团指挥员聂凤智根据战斗形势,给攻城部队下达命令时改“助攻”为“主攻”。战役打了7天7夜,国民党军还一直弄不清解放军的主攻方向。西郊机场告急时,王耀武将2个主力旅预备兵力调往西线。可2个旅还没到位,东线又传来五顶茂岭山、砚池山一夜尽失的消息,王耀武又匆忙把预备队往东调。就在敌军机动兵力调来调去、左防右堵、疲于奔命之时,解放军已打到内城,敌预备队完全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集中火力攻克坚城。济南战役是我军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充分发挥了集中火力、猛烈突击优势。早在日寇占领期间,济南就筑有坚固防御工事,国民党军接收后,又系统进行全面设防,济南城墙高十几米,宽可并开两辆汽车,周围百里内,从核心到外围遍布钢筋水泥碉堡千余个,部署了密密麻麻的地雷阵、电网、石墙、鹿砦、壕沟,以及十多万重兵防御集团。为砸开济南这个“硬核桃”,华野部队调集强大的炮兵部队。据记载,华野部队不仅调集43个团、14万人的攻城部队,还出动以3个炮兵团为主体的特种兵纵队、山东兵团炮兵团。参加济南战役的炮兵达10个团,火炮总数达500余门。为进一步发扬火力,炮兵部队明确了“以近战直射为主,间接射击为辅”“以集中使用为主,分散使用为辅”“以直接支援步兵为主,间接压制为辅”的作战原则。
济南战役中,我炮兵共打开突破口10处以上,压制敌反突击部队大规模反击共4次,压制敌10余处炮兵阵地,摧毁敌多处坚固工事。王耀武战后称,被我炮火杀伤的国民党军人员数量约占国民党守城部队全部伤亡总数的70%以上。我炮兵部队还大胆创新战法,把野炮架在土台上对空射击,与高射炮一起组成对空火网威慑敌飞机,敌运输机部队只运了7个连兵力就被迫中断空运,战斗机也不敢低空扫射、投弹,削弱了国民党军的空中优势。
英勇顽强压垮强敌。战役发起前,华野指挥员粟裕、谭震林等先后发布《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和《攻济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强调“政治工作在此次战役中,应该起着决定作用的,我各级政工人员应在战斗的最前线”。战役打响后,我攻城部队各级指挥员沉着指挥,英勇作战,第13纵队37师政治委员徐海珊、第3纵队8师师长王吉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临火线指挥作战,身负重伤后坚持不离指挥岗位,光荣牺牲在阵地上。
我军摧枯拉朽的进攻节奏,远远超过敌防御预想。战役开始后,王耀武判断解放军不攻下王舍人庄,就不可能攻击济南东面外围阵地。济南战役扫清外围的战斗打响后,我攻城东线集团大胆越过距济南城仅十多里的敌警戒阵地王舍人庄,直取济南东面屏障五顶茂岭山、砚池山。我东线集团扫清城东外围、西线集团攻取城西商埠后,王耀武又估计千佛山尚在手中,解放军起码要两三天后才能攻击外城,而我军又一次出乎其意料之外,不待攻克千佛山阵地即对外城发动全线进攻。9月23日,解放军全部控制外城后,王耀武又判断我军过度疲劳,至少要休整三五天后才可能攻击内城,试图紧急调整部署,加修核心工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日下午6时,解放军攻城部队在敌军调整部署尚未就绪之际,就发起对内城的猛烈攻击。
在攻打内城的战斗中,我军东西两线部队已苦战7昼夜,数次登城失利,攻城部队全线受阻于城门外。关键时刻,许世友对各纵指挥员说:“我们的困难大,敌人的困难比我们更大!现在就看谁的决心硬过谁。我们要跟敌人比毅力,比顽强,比后劲,胜利往往就在于坚持最后5分钟!”
在城头争夺突破口的战斗中,解放军突击队与国民党守军短兵相接,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十字镐、铁锨、砖头、石块继续拼杀。第13纵队37师在济南城头浴血奋战数小时,百余名伤员坚决不下火线,全部壮烈牺牲。最终,我军凭着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突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战后,中央军委在对谭震林报告的复示中专门指出,“人民军队的力量及其因军队民主所造成的高度觉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举国无敌的”。
(作者单位为中部战区空军某5师)